2017年7月10日,我站邀請省氣候中心、省農技推廣總站專家及16個州(市)植保植檢站負責測報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召開了玉米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分析研判了玉米中后期病蟲害發生趨勢。據預測,我省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蟲害呈中等發生、局部地區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2500萬畝次,接近去年。7月中旬至8月玉米病蟲發生為害進入高發期,其中海拔1800米以上的地區玉米大、小斑病、灰斑病發生較重,玉米蚜蟲種植區普遍發生。
一、當前發生動態
2017年我省玉米種植面積1800萬畝。5-6月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0.2%,各類病蟲害中等偏輕發生,累計發生面積514.78萬畝次(其中地下害蟲發生面積225.86萬畝次)。
(一)玉米大、小斑病:全省普遍輕發生,發生面積分別是22.3萬畝次和18.8萬畝次,接近去年同期。據文山州調查,玉米大斑病發生面積8.93萬畝次,平均病株率7.1%,比去年同期高2.4%,高的25.0%。保山市隆陽區玉米小斑病病株率63.9%,病葉率17.4%,病情指數3.5。
(二)玉米灰斑病:全省普遍輕發生,發生面積4.02萬畝次。據保山市施甸縣調查,灰斑病病田率62.83%,病葉率11.45%、病情指數1.79,分別較上年同期增加15.51%、4.68%、0.94。
(三)玉米銹病:全省輕發生,發生面積59.8萬畝次,僅在大理州發生較重。據大理州大理市調查,病葉率70%,比去年同期增加24%;病情指數12~14,是去年同期的2倍。保山市隆陽區病田率31.9%(去年38.7%),病株率62.9%(上年63.3%),病葉率16.4%(上年15.7%),病情指數3.4,接近去年同期。
(四)玉米螟:全省普遍輕發生,發生面積55 .07萬畝次。如保山市隆陽區螟害率0.1%(上年6.9%),發生程度輕于上年同期。
(五)玉米蚜蟲:全省種植區普遍輕發生,局部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47.5萬畝次。
(六)玉米粘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63萬畝,主要在文山州全州、昭通市全市、楚雄州全州、曲靖市全市等4州市40個縣(市、區)發生。
(七)其他病蟲害:紋枯病全省輕發生,發生面積6.13萬畝次;頂腐病、褐斑病、病毒病、薊馬、鐵甲蟲等病蟲全省輕發生,局部地區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2.3萬畝次。
二、趨勢分析
據云南省氣候中心預測,7~8月主汛期,我省大部份地區降水偏多,氣溫正常略偏高,局地單點性強降水偏多,滇東南及滇西南等地洪澇災害可能較常年略偏重。入秋后(9~10月)全省大部地區降水、氣溫正常。目前我省大部分玉米處于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是各類病蟲害發生的敏感期,玉米葉斑類病、病蟲害已經陸續進入高發期。據此分析,預計玉米病蟲害全省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其中:
(一)玉米大、小斑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分別發生253萬畝次和190萬畝次。主要在臨滄市、曲靖市,文山州文山市、廣南縣,保山市施甸縣、昌寧縣,版納州景洪市、勐海縣,怒江州蘭坪縣、瀘水縣,昭通市鹽津縣、水富縣、大關等70個縣(市、區)發生。
(二)玉米灰斑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63萬畝次。主要在臨滄市、保山市、德宏州、曲靖市、昭通市、大理州、怒江州,昭陽區、魯甸縣、彝良縣,南澗縣、永平縣、洱源縣、瀘水縣、蘭坪縣等10州(市)36個縣(市、區)發生。
(三)玉米銹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20萬畝次。主要在臨滄市、玉溪市、保山市、德宏州、曲靖市、普洱市、麗江市,景東縣、玉龍縣、永勝縣等7個州(市)39個縣(市、區)發生。
(四)玉米螟: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60萬畝次。主要在大理州、保山市、楚雄州、麗江市、紅河州,隆陽區、施甸縣、昌寧縣、楚雄市、武定縣、玉龍縣、開遠市、彌勒縣等5州(市)20個縣(市、區)發生。
(五)蚜蟲:中等發生,局部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0萬畝次。主要在臨滄市、玉溪市、迪慶州、文山州,丘北縣、廣南縣等4州(市)22個縣(市、區)發生。
(六)粘蟲: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10萬畝次。主要在文山州全州、昭通市全市、楚雄州全州、曲靖市全市等4州市40個縣(市、區)發生。
(七)其他病蟲害:紋枯病全省中等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0萬畝次;頂腐病、褐斑病、薊馬、鐵甲蟲等病蟲全省輕發生,局部田塊重發生,發生面積60萬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