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銨行情與去年同期相似,行情低迷,價格低位;不同的是去年10月底11月初之際,氯化銨價格持續漲價,局部干銨價格一度漲至630-650元/噸左右,而今年業內人士對接下來的市場能升至去年同期價格水平抱有的期待不大;現全國范圍內濕銨、干銨主流出廠報價在320-370元/噸左右、400-520元/噸,成交可相對商議;據各廠反映下游采購積極性不高,氯化銨新單不溫不火,氯化銨行業擔憂不減。
氯化銨市場的憂愁:明顯的供需矛盾。
一方面氯化銨貨源供應充足。部分氯化銨廠家開工率偏低或處于停車狀態,整體開工率在6成左右,但多數企業有庫存壓力,據粗略統計整體社會庫存量在80萬噸或略低,而據了解同時下游企業也有部分原料庫存,如在西南市場環保檢查開始之前,復合肥廠家便開始了加班加點的生產作業,原料儲備充足,而環保開始之后,雖然復合肥走貨情況稍緊,但原料在本地的外銷出路受阻,一些貿易商開始了遠銷之路;而且自今年年初以來已投產的新產能給市場帶來了較大的銷售壓力,另外近期還有30萬噸新產能計劃投產,在本就行情低迷之際,無疑是市場的一大重創,銷售出路繼續受阻;近期對聯堿企業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純堿行情較好,價格有所上漲,如華東市場部分貿易商的輕堿銷售價格已漲至1700元/噸左右,廠家生產重心將會暫時偏于此,那悲觀的一面則是氯化銨的產量面臨增加。
另一方面不溫不火的需求。部分主產區復合肥企業受環保檢查影響,開工率偏低,如西南、山東復合肥廠家的開工率僅在2-3成上下,而且廠家原料儲備較充足,接下來的原料采購應不會有大單,加之復合肥自身的成品庫存較多,而每天走貨量卻很少。雖然近期從東北、江蘇、河南市場上了解到有少數貿易商正在求購氯化銨,一些廠家因庫存偏高需買方貨,也有一些廠家也因產量不足,需控制接單,但基本是認為其價格已可適當抄底拿貨,大多是為了明年春季市場而儲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冬儲市場可能被提前透支。
雖然氯化銨市場上的悲觀情緒較濃,但仍能尋得一些利好因素,一是出口數量的增加,7月份我國肥料用氯化銨出口總量24.1萬噸,環比增加24.4%,會再創歷史新高,氮磷二元肥出口總量8.95萬噸,環比減少6.2%,分散了國內市場的壓力;二是局部地區的氯化銨廠家出現臨時故障,或裝置時開時停,區域氯化銨的供應量受限,呈現良好狀態。
綜合來看,氯化銨市場仍是供過于求,雖然拉漲價格的意愿強烈,但實際成交明顯上漲較有難度,預計短期內成交價將繼續弱穩為主。
何以解其憂,唯有:一、企業自主降低開工,或者是控制一些新增產能的釋放速度;二、氯化銨的肥效被下游認可度較高,多增加一些顆粒肥、摻混肥等原料使用;三、貿易商等不要過度壓制價格,廠商之間遵守行業信用;四、部分產量轉嫁出口,以減輕國內市場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