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氮、磷、鉀、復合肥的行情表現差異性明顯,但都未有大漲或大落,其中尿素局部價格在漲、磷酸一銨緩慢下行、二銨高價穩定為主、氯化鉀、硫酸鉀一落一漲、復合肥漲落互現。小氮肥氯化銨稍表現出“金九”的行情,借著8月份的全國聯堿行業會議的勢頭,全國范圍內氯化銨報價普遍上調10-20元/噸,個別廠家喊漲30/50元/噸,實際成交也緩慢拉漲成功。
春季市場結束后,氯化銨市場開始消沉,廠家的心理預期也是比較悲觀,果真未出所料,氯化銨行情疲軟至8月底;近期價格才緩慢回升,一是受秋季肥的一波剛需的支撐、二是環保的高壓,聯堿企業的開工率始終低至在6-7成左右徘徊、三是原料煤炭成本的支撐、四是出口的提振等。目前氯化銨市場呈現兩種狀態,一種是貨源較緊張、如華中、西南受環保檢查的影響明顯,聯堿廠停工或限產時間較久,貨源緊張,如華中地區濕銨、干銨主流送到報價漲至440元/噸左右、510-520元/噸左右,個別小單高價可達550元/噸,西南主流成交出廠參考價漲至450-500元/噸左右;另一種是一些廠家新單一般,如華東局部,前期庫存足以滿足部分新單需求,氯化銨價格上漲較艱難,經銷商仍在賣前期貨源且走貨未如其他市場之順暢。
接下來氯化銨價格能否夠繼續上漲,是上下游關注的焦點。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利好支撐將逐漸被放大。一,煤炭資源繼續緊張,價格高位堅挺,且局部仍在上漲,一些氯化銨廠家表示現貨難求,天然氣價格雖下調0.1元/立方米,但天然氣企業卻限制供應數量,氯化銨的成本支撐較足;二,除了因環保檢查企業開工不足外,部分聯堿企業會發生一些安全故障,或裝置年久需進行較頻繁的檢修,負荷提升的可能性不高,產量基本都在3-5成或略高一些,產量較不足,局部貨源供應一直較緊張。
利空因素將逐漸“浮出水面”。一是秋季復合肥的原料采購陸續掃尾,廠家的待發訂單稍多,接下來不會有大量采購計劃,廠家將會以發貨為主,且局部市場上有出口貨源回流,沖擊高價貨源;二是距離冬儲時間尚早,廠家尚未制定任何銷售政策,且近幾年以來淡儲意識減弱,關注度不高;三是下半年對氮肥需求量不大,且就今年整體化肥市場來看,華東局部、東北局部等區域的種植結構改變,減少玉米,轉為生產一些經濟作物,需求量整體減少,尤其是摻混肥的需求;四是長遠來看,純堿行情漲勢明顯,且幅度喜人,但凡有機會如環保結束、裝置檢修結束等,廠家定會開足馬力生產,尤其是大廠的生產負荷會提升明顯,氯化銨的供應量呈增長的趨勢。
綜合來看,短期內受放大的利好因素支撐,廠家普遍會等待下游接受漲價,坐實成交價格的上漲,預計此波過后多地氯化銨價格難再漲,基本上保持穩定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