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農藥管理條例》出臺
政策的出臺往往會攪動整個行業,2017年,新《農藥管理條例》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對產品登記、生產、銷售、追溯等環節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四點對行業來講影響比較大。一是管理權集中,農藥生產管理職責統一規劃到農業部門;二是高風險農藥被召回;三是取消農藥臨時登記;第四嚴格控制隱形成分添加。
如今(jin),已經實施半年的(de)(de)新《農藥管理(li)條例(li)》對行業產生的(de)(de)影響不言而(er)喻。農藥行業存在的(de)(de)最(zui)大(da)問(wen)題(ti) “兩多兩少”——登記產品(pin)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e)(de)產品(pin)少,各(ge)類企業多,具有國(guo)際影響的(de)(de)企業少等問(wen)題(ti)逐漸得到解決,行業也正朝著更(geng)加(jia)規范的(de)(de)方向發(fa)展。
2、農藥漲價
2017年,農藥行業最大的波動莫過于農藥漲價。打開微信,鋪天蓋地就是農藥漲、漲、漲,無貨等信息,難怪年底期間農藥幾個主流產品幾乎是一周一個價,部分產品甚至上漲100%,原藥普漲40%左右。在持續兩年的低迷期后,負重前行的農藥大型企業終于迎來回暖跡象。與此同時,不堪重負的制劑企業也在悄悄提價,有的直接漲30%以上。
其實,漲(zhang)價(jia)這(zhe)個詞,已經(jing)貫穿了(le)2017年整個一年了(le)。在這(zhe)輪漲(zhang)價(jia)潮中,最難過(guo)的應該是經(jing)銷商了(le),對(dui)他們(men)來講,本(ben)錢越(yue)來越(yue)大,利潤越(yue)來越(yue)小,進貨價(jia)格漲(zhang)了(le),競爭仍在,夾縫中生存的他們(men)日子(zi)不(bu)好(hao)過(guo)。
3、二維碼改革
新《農藥管理條例》中,二維碼改革對行業震動挺大。實際上,農藥二維碼和以前產品的二維碼有所不同,以前產品的二維碼是宣傳廣告碼,一掃就是公眾號關注等信息。現在國家要求一物一碼,任何一瓶農藥都可以掃出來唯一的 “身份證號”,能找到產品的出廠信息,這樣才能保證老百姓施藥過程的安全。即使農藥出了問題,也能找到責任人。同時一物一碼能最大限度地避開農藥造假的問題,能夠規范市場,淘汰一部分生產不正規的企業。
2018年1月1日,農(nong)藥(yao)(yao)二(er)維(wei)(wei)碼(ma)追溯系統已正式(shi)實施,農(nong)藥(yao)(yao)生產企業(ye)必(bi)須為自己(ji)生產的(de)(de)農(nong)藥(yao)(yao)貼上(shang)標簽銷售。可以說,二(er)維(wei)(wei)碼(ma)改革對農(nong)藥(yao)(yao)企業(ye)來講是一個分水(shui)嶺,它會(hui)讓強者更強,弱(ruo)者更弱(ruo),加(jia)速行業(ye)的(de)(de)凈化和(he)淘汰力度,更有利于行業(ye)的(de)(de)良性發展。
4、兼并重組升溫
農業部在 《關于加強管理促進農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力爭用3-5年時間,兼并重組一批中小農藥生產企業,退出一批弱小農藥生產企業,培育一批大型農藥企業集團,提升農藥企業競爭力。
可見,國家政策也在鼓勵農藥生產的集中化(hua)和規(gui)模化(hua)。未來(lai),兼(jian)并重組一定(ding)是(shi)方(fang)向,伴隨著環保趨(qu)嚴、安全檢查的常態化(hua),一定(ding)是(shi)行業(ye)(ye)龍頭企業(ye)(ye)占據更多的市場主導權,對部分中小(xiao)型企業(ye)(ye)而言,由于長(chang)期無法正常開工,兼(jian)并重組、轉(zhuan)型升級將(jiang)成他們(men)最后的選擇,行業(ye)(ye)也將(jiang)朝大而強的趨(qu)勢發展。
5、轉型焦慮
2017年,持續低迷的行情、業績的慘淡與尷尬、傳統增長方式的 “天花板”正在倒逼農資企業的轉型。但轉型過程中,很多人往往跑偏,走上了轉型的死胡同,迷茫徘徊。
其實,縱觀當(dang)下農資(zi),焦慮是無心的(de)(de),也(ye)是必然(ran)的(de)(de),在信息(xi)化發(fa)達(da)的(de)(de)今(jin)天,我(wo)們每(mei)天都(dou)會獲得極大(da)的(de)(de)信息(xi),然(ran)而(er)信息(xi)越多(duo),真(zhen)相(xiang)就越遠,對真(zhen)相(xiang)的(de)(de)恐懼就越多(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