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液氨價格走勢跌宕起伏,先是在春節前后出現300—500元(噸價,下同)左右下滑,但4月份后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液氨價格又大幅反彈,價格重上3000元以上。總體看,目前液氨價格有些虛高,長期維持高位的可能性不大。
液氨來自氮肥生產廠家,受氮肥企業開工狀況影響很大。去年12月到今年2月上旬,氮肥企業開工率不高。特別是氣頭氮肥,由于去年冬季天然氣供應特別緊張,氣頭氮肥大面積停車,最低時氣頭氮肥企業開工率不足20%,那時西南地區液氨最高出廠報價達到了4000元。但春節后,隨著天氣回暖,天然氣供應逐漸恢復正常,氣頭氮肥企業開工率大幅回升。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氣頭氮肥企業開工率高達63%,同比上漲23%。
煤頭氮肥企業開工率也在增加。5月2日,湖北宜化發布公告,因當地原料煤供應無法滿足生產需要,子公司貴州宜化合成氨裝置于2017年12月中旬停產。近日原料煤供應問題得到解決,貴州宜化合成氨裝置已恢復生產,生產負荷已達70%。
我國大多數液氨都是以煤為原料,受煤炭價格影響很大。4月中旬,港口5500大卡煤主流價格已下行至570元左右,較春節前的770元高位下跌了200元。4月下旬,煤價有所反彈,但幅度也不過50元。
鄂爾多斯煤炭網表示,5月份煤價繼續上漲難度很大。5月大型煤炭企業的年度長協價將大幅下降,月度長協價也會隨之大概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區已進入多雨季節,水量充足,水力發電量將大幅上升,火力發電將減少,對煤炭需求減弱。
“煤價下跌,降低了液氨生產成本,可能會成為液氨價格下行的一個助推因素。”業內人士表示。
另外,液氨市場還出現一個值得關注的新情況,就是進口量大增。國際液氨價格大多在250—300美元,到達我國港口的到港價不到400美元。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共進口液氨9.6萬噸,同比增長177.3%,2月份進口6.8萬噸,同比增長192.8%,3月份進口9.1萬噸,同比增長363.9%;1至3月累計進口液氨25.5萬噸,同比增長187.2%。我國液氨的主要進口國有沙特阿拉伯、巴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埃及、委內瑞拉等,這些國家天然氣資源豐富,液氨生產成本低,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前些年我國每年液氨進口量都在80萬噸以下,按照目前這個勢頭發展下去,今年液氨進口量毫無疑問將超過100萬噸。我國液氨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程度也會越來越高,面對國際市場的低價,我國液氨價格很難長期保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