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7年我國化肥出口(kou)(kou)連續兩年(nian)下降。今年(nian)前(qian)4個月(yue),化肥出口(kou)(kou)同比(bi)降幅也達(da)19%,今年(nian)的出口(kou)(kou)形勢不(bu)容樂觀(guan)。總體看,目前(qian)化肥出口(kou)(kou)面臨三大不(bu)利因素。
一是政策利好減弱。2017年是化肥出口關稅最有利的一年,所有的氮肥和磷肥品種出口均降為零關稅,但化肥出口量還是下降。2018年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出口(kou)(kou)關稅大幅下調,由按20%從(cong)價(jia)計征(zheng)改為(wei)100元(噸(dun)價(jia),下同)從(cong)量(liang)征(zheng)收。但(dan)是(shi),氮磷(lin)鉀三元復(fu)合肥是(shi)個出口(kou)(kou)小品種,2017年僅出口(kou)(kou)4萬(wan)多(duo)噸(dun),2018年即使出口(kou)(kou)增加到100萬(wan)噸(dun),對整體化肥出口(kou)(kou)的影響還是(shi)有限。
二是中國化肥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以前化肥享有電價、天然氣價格、增值稅、鐵路運價等優惠政策,生產成本低,在國際市場有一定的競爭力。近年來大部分優惠政策取消,再加之國際低成本化肥裝置不斷投產,我國化肥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在尿素上(shang)表現(xian)最明顯。現(xian)在我國尿素(su)價格(ge)比國際市場高(gao)出一(yi)大截(jie),出口越來越困難。
三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利于化肥出口。去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波動,總體呈升值狀態。5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524,而2016年底是6.9666,調升近10%。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化肥出口不利。以二銨出(chu)(chu)口(kou)為例,出(chu)(chu)口(kou)價(jia)(jia)400美元(yuan),匯率(lv)6.8相(xiang)(xiang)當(dang)于出(chu)(chu)口(kou)價(jia)(jia)2720元(yuan);匯率(lv)升(sheng)值到6.3,出(chu)(chu)口(kou)價(jia)(jia)僅2520元(yuan),減(jian)少了200元(yuan)。如果升(sheng)值到6,相(xiang)(xiang)當(dang)于出(chu)(chu)口(kou)價(jia)(jia)減(jian)少320元(yuan)。在(zai)這(zhe)種情況下,國內(nei)的(de)化(hua)肥生產企(qi)業很難有出(chu)(chu)口(kou)的(de)積極性(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