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肥料價格普遍都高,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無論氮肥、磷肥還是鉀肥、復合肥,整體運行區間多(duo)較上(shang)年新上(shang)了一(yi)個臺階,雖期間也(ye)有(you)所回落,但幅度(du)相對往年有(you)限,整體價格重心有(you)震蕩上(shang)移趨勢。尤其(qi)是5月份(fen)開始,磷銨、鉀肥(fei)又(you)開啟了新一(yi)輪上(shang)漲模(mo)式。
從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7月,在化肥產業鏈的10個代表性產品中,僅磷酸一銨和(he)氯化(hua)銨(an)還尚(shang)未突(tu)破上(shang)年高(gao)點(dian)外,其(qi)他(ta)產品均(jun)已創新高(gao);而低點(dian)和(he)均(jun)價普遍較上(shang)年高(gao)。這說明(ming)化(hua)肥鏈的(de)價格重心在(zai)震蕩上(shang)移,漲跌波(bo)動幅(fu)度有逐步收(shou)窄的(de)趨勢。
從具體產品來看,今年漲幅最大的產品是尿素,以山(shan)東小(xiao)顆粒為例,2018年1-7月的均價(jia)(jia)較2017年均價(jia)(jia)上漲了(le)309元/噸,漲幅達19.02%;排名第二、第三的是氯化銨和合(he)成氨(an),均價(jia)(jia)漲幅分別為14.62%和12.98%,其他產品均價(jia)(jia)漲幅在7-12%。
導致今年肥料價格普遍上漲的原因,有上游原料成本關系,比如磷礦石持續上漲推動磷銨產品直接成本的增加;也有環保督察常態化,環保投入增加、裝置開工有限因素,比如尿素今年裝置開工率運行區間多在5-6成,供需矛盾的緩解對行情有助推作用;也有人民幣貶值,部分產品出口訂單向好提振,比如磷酸二銨2018年1-6月出口量在249萬噸,較上年同期(qi)增加9.9%。
目前(qian),這些助漲的因(yin)素尚存,且個別因(yin)素還有加重的趨(qu)勢,比如原料(liao)成本、環保(bao),對化肥(fei)鏈的支撐不減,雖下游(you)需(xu)求面相對較(jiao)為疲(pi)軟,但(dan)肥(fei)料(liao)價(jia)格高(gao)位運(yun)行(xing)恐仍將是(shi)主(zhu)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