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十月份呼和浩特市農村市場化肥價格繼續保持上漲之勢,漲幅為8.2%。其中:尿素和復合肥價格分別為1.97元/公斤和2.85元/公斤,分別同比上漲了23.9%和3.26%。只有碳氨下降1.85%。化肥的價格在去年上漲的基礎上還在繼續上漲,導致化肥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
一、成本因素。今年以來,作為化肥主要原料的無煙塊煤和天然氣價格暴漲,且供應不足。預計四季度煤炭供應緊張、價格高位支撐的局勢難以緩解,因此,繼續維持的高煤價將使尿素成本居高不下。同時,水、電、油等成本組成部分也都有幅度不等的價格上漲。企業為維持生存,必將隨之調整出廠價格,因此價格下浮空間有限。
二、需求因素。今年農業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國家對農業生產高度重視,同時,為增加農民種糧收益,國家對糧食生產進行直接補貼,這一系列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幫助農民增收的富民政策的出臺,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使得市場對化肥的需求量明顯增加,同時對化肥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也明顯增加。進入四季度,化肥市場為需求淡季,價格上升缺乏有力的支撐空間,會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是,由于國家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高度重視,經銷商可能會繼續看好明年化肥市場,并積極投入資金進行化肥的冬季儲備工作,使冬儲市場升溫,化肥價格繼續出現淡季不淡的現象。
三、運輸因素。當前運輸緊張的狀況在四季度化肥運量減少、時間緊急性減弱的條件下會有所緩解,但是,由于公路運輸治理超載,同時國內汽、柴油價格持續上漲,導致運輸費用上升,這部分費用被攤到化肥價格里,從而抬高化肥的市場價格。
四、政策因素。國家今年始終關注農用化學品的價格,并在原料、運輸、出口退稅、最高限價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行政的強有力干預下,上半年化肥價格比較穩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限價政策已經產生的不良后果: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化肥大幅減產。
五、國際因素。受國際油氣價格不斷攀升、海運費價格上漲的影響,國際化肥價格不斷上揚,創下近幾年新高。預計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國外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從而推動國際化肥價格高位支撐,對國內化肥價格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