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控釋肥研究與應用高峰論壇召開,專家建議:現階段應重點研究控釋肥施用技術
近日,由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上海)、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山東金正大集團承辦的“第二屆全國控釋肥研究與應用高峰論壇”在山東臨沂隆重召開。論壇將世界最前沿的控釋肥理論與金正大集團生產實踐經驗相結合,就“我國發展緩/控釋肥的意義”及“包膜控釋肥標準制定”等重要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尤其控釋肥科學合理施用技術引起了專家的廣泛關注。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與肥料技術處處長高祥照強調,目前我國農民多用、濫用等不合理施肥現象十分普遍,肥料利用率非常低,造成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此科學施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科學施肥是系統工程,最關鍵是如何將適宜的肥料產品方便快捷地讓農民接受并得以實現,而控釋肥是科學施肥技術的最佳載體,對傳播科學施肥理念發揮著積極作用。通過今年8月農業部開展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調查數據表明,提高肥料利用率3-5個百分點,畝節本增效20元以上,而控釋肥的應用能將肥料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員李家康認為,目前控釋肥的研發應重視試驗與示范,找出突破口,重點研究控釋肥施用技術,包括控釋肥與速效肥搭配比例(一次性施用),控釋肥底肥與速效肥追肥搭配比例(分次施肥),以及控釋肥的使用量。 他介紹說,通過將控釋尿素(金正大公司提供)與普通尿素用量進行對比試驗及將控釋尿素(金正大公司提供)與普通尿素摻混比例試驗表明:其一,在等氮量的情況下,控釋尿素的產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說明用控釋尿素推行一次性施肥是可行的。其二,控釋尿素與普通尿素摻混的增產效果好于等養分的單一控釋尿素,是一種比較有希望的控釋肥生產和施用的方法,既可以增產,又能降低成本。但兩者的適宜配比,需要進一步試驗。 另外,控釋尿素表現出作物生長前期供氮較慢,后勁充足的特點,因此,施用控釋尿素要注意用量和施用方法。在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等條件下,施用控釋肥的反應不會一樣,還需要繼續試驗研究,以提出一整套因土、因作物施用控釋肥的技術和方法。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曹一平教授強調說,包膜控釋肥料是植物營養調控技術的物化產品,其特點:一是起始有效性的推遲;二是持續有效時間的人為設計;三是一次施肥提供整個生育期的營養;四是具有最高利用率;五是對環境危害最小。她認為,解決控釋肥成本高的方法之一就是走BB化,即控釋氮肥再加上常規磷鉀肥。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長張玉燭介紹說,通過對水稻專用控釋復合肥(金正大公司提供)在湖南應用效果的研究表明,水稻專用控釋復合肥能較顯著提高水稻產量;能夠促進水稻生育后期的干物質積累;肥料的流失小,能夠給水稻生產提供足夠營養。他建議,控釋肥應以適用于生育期較長的作物品種為主。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