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殺蟲劑創制新品獲登記
我國實施高毒農藥削減計劃,為安全、環境相容性好的高效農藥新品,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蟲劑創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目前已有2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取得農藥登記,其中殺蟲劑6個(含1個衛生殺蟲劑)。這些創制農藥新品都具有活性高、毒性低的特點,應用范圍廣,現已開始進入國內市場。
這6個殺蟲劑分別是:
四川化工研究設計院創制的硝蟲硫磷,屬有機磷殺蟲殺螨劑。該院已建成900噸/年原藥和3000噸/年30%乳油生產裝置,產品在多個省份推廣應用,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該成果2002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
湖南化工研究院創制的硫肟醚,屬非酯肟醚類殺蟲劑。該院為硫肟醚系列化合物申請了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在內的13個國家和地區專利,已獲多項專利授權。該成果2006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
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創制的呋喃蟲酰肼,屬雙酰肼類昆蟲生長調節劑。該項目2006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
武漢工程大學創制的氯胺磷,屬有機磷類殺蟲劑,已獲推廣應用。
大連瑞澤農藥股份有限公司創制的丁烯氟蟲腈,屬苯基吡唑類殺蟲劑,特別適于我國南方水稻田養魚的實際。
江蘇揚農化工股份公司開發的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屬擬除蟲菊酯類衛生殺蟲劑,對蚊、蠅、蜚蠊等具有很高的擊倒活性,效果明顯優于炔丙菊酯和胺菊酯。
此外,ZJ0967等許多具有良好殺蟲活性的化合物目前正處研發階段,有望在“十一五”獲得登記。
替代試驗示范獲階段性成果 農業部日前表示,為保障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替代工作順利實施,由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和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共同承擔的《高毒農藥替代試驗示范項目》,經過兩年多努力,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2004年以來負責承擔試驗示范項目的19家單位,針對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蔬菜、柑橘、蘋果作物的22種主要害蟲,對目前使用的中、低毒殺蟲劑進行了近萬項室內試驗和田間試驗,篩選出30多種高效低毒殺蟲劑和使用技術,其中氟蟲腈、毒死蜱、阿維菌素、茚蟲威等15種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已列入5種高毒農藥替代目錄;通過1000多項天敵風險、水生生物影響和抗性風險評估試驗,明確了氟蟲腈等27種藥劑的應用風險,為安全劑型開發、合理用藥技術奠定了基礎。
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的消息,明年元月將推出部分所篩選高效低毒殺蟲劑和使用技術,作為高毒農藥替代品種。
河南農藥企業實施技術突圍
針對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大限將至,河南農藥企業實施技術突圍,力求早日研發出更多的替代品種。
據了解,該省農藥企業加強了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替代產品研發攻關和登記工作。到今年11月底,該省農藥企業共登記高毒農藥產品2670個,占所有登記產品的11.8%,比1999年下降10個百分點。在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研發方面,該省企業初步選定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替代品種,還完成了棉田、蔬菜田等高毒農藥替代項目的試驗示范 ,開展了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和煙粉虱替代農藥的試驗研究。其中,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經過上百次田間試驗和無數次篩選,已研究成功世界上第一粒膠囊農藥——春雨1號膠囊,并暢銷日本、韓國、泰國、土耳其、非律賓、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等地區。浚縣綠寶農藥廠于2005年3月與美國沃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沃爾(鶴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高毒農藥替代研發推廣及技術服務,最近又與泰國陶英陶集團合作開發生產出環保型生物農藥印楝素的原藥及制劑。同時,該廠還積極引進中科院綠色環保農藥專利產品2%甲維鹽投放河南市場。
實施技術突圍,有力地促進了河南高毒農藥替代工作的順利開展。
江山農藥創制取得顯著成效
南通江山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農藥自主創制取得顯著成效。
該企業確定改造化學結構的創制思路,力求以較少的投入迅速取得理想的創制品種。為適應世界農藥劑型發展和我國高毒農藥禁用要求,公司選擇丁草胺、乙草胺、精喹禾靈、咪鮮安、毒死蜱、二嗪磷等品種開發微膠囊劑、微孔劑等新劑型,該項目已列入國家技術創新計劃。目前,公司已開發和正在開發新品達20多個,其中通過國家級新品認定1個、通過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4個、列為省火矩計劃3個,有5個項目列入國家級創新計劃和產業化項目。
在殺蟲劑方面,公司依靠自身科技力量,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煙堿類強內吸性殺蟲劑氯噻啉。該農藥具有高效低毒、廣譜、與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可廣泛用于水稻、小麥、高粱、棉花、果樹、蔬菜等作物,是替代高毒有機磷農藥的理想品種。該產品已獲國家發明專利。
華陽替代產品規模化系列化 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高毒農藥替代工程作為企業頭等大事列入中長期發展規劃, 按照“穩定殺蟲劑、發展殺菌劑、強化除草劑、開發生物制劑”的原則, 不斷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目前已形成6大系列200多個品種,高毒農藥替代產品實現生產規模化、產品系列化。
在殺蟲劑方面,該公司在科學論證基礎上,確立了以擬除蟲菊酯類帶動轉型,主攻低毒替代產品研發,并向生物農藥挺進,已成功推出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甲維鹽等一系列替代產品。同時,該公司還向除草劑、殺菌劑領域進軍,推出了二甲戊樂靈高效旱田除草劑,并通過對裝置擴產改造和技術工藝優化升級,建成了3000噸/年乙草胺裝置和2000噸/年二甲戊樂靈裝置;開發生產出戊唑醇、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滅多威、 SP等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