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BB肥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在:BB肥所需的基礎肥料已可充足供應;BB肥的生產自動化裝置與摻混技術已實現國產化;大型BB肥企業不斷涌現,年設計產能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20多家;BB肥系列化產品日益增多,氮、磷、鉀總養分含量從25%~60%含量都有。但從整體上看,BB肥固有的優勢及特征尚未充分顯示出來。據調查分析,我國BB肥產業在研發、生產、運輸、銷售、施用等各個環節都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BB肥的推廣應用尚未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效結合起來,主要問題如下。
配方技術含量低,產品針對性不強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BB肥配方為高氮、高鉀型,缺乏中、微量元素,但從我國農業實際需求來看,這些趨勢不盡合理:一是高氮型配方不適合任何土壤和作物施用。在有灌溉條件的大田作物上若一次過多施用氮肥,既可能造成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又可能使氮利用率下降,加大損失,如小麥和水稻底肥氮施用過多,造成前期無效分蘗太多,后期倒伏風險大,千粒重下降。二是普遍高鉀配方也不盡合理。對于糧食作物生產體系來說,并不是都需要施鉀,如華北平原小麥主產區只有少部分農田處于缺鉀狀況,但市場上所有的BB肥幾乎都含鉀,這會帶來鉀資源的浪費。三是部分地區的部分作物已表現出對某些中、微量元素的針對性的需求,而目前市場上少見含中、微量元素的產品,如東部土壤缺硼導致部分農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油菜、棉花缺硼比較普遍。
企業農化服務不到位
據山東化肥市場調查顯示,約50%的廠家沒有給農民提供服務,約30%的企業給農民贈送科技資料,約10%的廠家有科技講座和免費咨詢電話,極少廠家測土配方;約40%的廠家對經銷商沒有服務,給經銷商的服務主要是產品宣傳資料、允許退貨換貨等,極少有廠家對經銷商做專業培訓。可以看出近50%的BB肥廠家沒有給經銷商提供任何資料服務,與農化服務關系緊密的測土配方、示范試驗和農技培訓等工作也極少。目前BB肥產品成百上千,如何給眾多的作物選擇恰當的肥料對整體文化素質偏低的農民來說是一個大難題,企業必須承擔一定的農化服務的責任。然而據化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企業農化服務不到位,農化服務往往僅作為企業的一種宣傳手段。
生產規模過大,服務半徑過遠
美國平均每套BB肥裝置年生產4000噸左右,每套裝置服務的配方單元小于100個農場,服務半徑在50公里以內,產品隨用隨配。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BB肥廠單套裝置年產能一般都在萬噸以上,年產5萬噸以上至少50套,10萬噸以上的至少25套,有的甚至高達30萬噸。目前我國年產10萬噸的裝置服務范圍覆蓋當地及其周邊省份,這很容易因長距離運輸和閑置時間過長造成養分分離,還可能降低BB肥產品的針對性。這會導致BB肥產品相對于其他復混肥料品種的優勢喪失,其自身的缺點更加突出。
產品的供銷體系尚未健全
我國BB肥產品在經過多個零售商或批發商到達農民手里,中間環節太多,這與BB肥產品減少中間環節避免或減輕顆粒二次分離的規律不符。整個BB肥供銷體系中流動的只是產品,沒有配套的各種服務。生產企業、農業科研單位、經銷商等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合理利用各自的資源,未能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注入企業,發揮其應有的優勢。
我國BB肥產業的健康發展要與測土配方施肥有效結合,加強研發區域主要作物BB肥系列產品及建立與之配套的施肥技術體系;選定自然條件相對均一,作物種類豐富,面積大小適中的數個地級市為劃分適中BB肥配方的單元;構建農化服務功能強大的BB肥產品供銷體系。
目前,我國需要逐漸建立農化服務到位的BB肥產品供銷體系:國家設法鼓勵那些有一定農化服務工作基礎,有實力開展測土配報施肥工作的大型肥料企業,建設眾多規模適中的星羅棋布地分布于主要農業區的BB肥廠。BB肥企業需要聯合農業大學、研究所和農技推廣部門,提高企業和經銷商的服務水平,共同為農戶提供科學施肥等多項服務。BB肥產品供銷體系的構建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鼓勵支持企業、農技部門和科研單位合作,利用各自的資源,發揮各自的優勢;給予BB肥產業在稅收、運輸、信貸等相關優惠政策;建立BB肥產品自身的企業標準,尤其要考慮通過嚴格的標準將其養分分離控制在不影響肥效的范圍內;加強BB肥的質量管理與監督工作等。
企業和相關部門只有認清BB肥產業自身的運行規律及其特征,順應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其優勢,才能在使農民受益的同時保證企業盈利。
鏈接
BB肥即摻混肥,是根據耕地養分含量和農作物的需肥規律,有針對性地配制出的一種摻混肥料,其不僅是一種工業產品,更是集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產品。它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小、見效快、效益高、物理性狀好、配比靈活、科技含量高的特點,是未來肥料發展的一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