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到了,債主們開始忙起來,賒出去的錢都該收回來了。
農資市場,年根也是一年的關鍵時刻,如果要不回賒出去的化肥款,將直接影響到明年的正常經營。“每年的關鍵時刻”簡稱為“年關”,也無可厚非。
華北地區一個化肥批發商說,他今年銷售的化肥,全是賒銷,春節前,能要回百分之七八十也就滿足了。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實,農資賒銷在基層非常普遍。
據徐州銅山縣一個化肥經銷商介紹,2003年,微山湖發大水,淹沒了當地大片土地,導致許多農民顆粒無收。前期土地承包費用是從銀行貸款或者借款,種子、化肥、農藥從化肥經銷商處賒賬,所以很多農民抱頭痛哭。更大的悲劇發生了,一個戶主迫于壓力,上吊自殺。最后經銷商血本無歸,廠家也是損失慘重。“微山湖事件”只是一個例子,賒銷在全國,不知道造成了多少悲劇。
賒銷是競爭的產物,但不是必然產物。當一個新品牌進入市場,廠家為了爭搶市場份額,把貨賒給了大經銷商,大經銷商為了減少基層經銷商的經營風險,并鼓勵小經銷商在基層市場宣傳推廣,把貨賒給了小經銷商,依此類推,化肥最終賒給了農民。在一個基層區域市場,如果一家化肥門店賒銷,又會引起競爭者進行賒銷,競爭者的賒銷迫使上一級經銷商賒銷,由下至上,最終讓廠家迫于壓力而賒銷。一年賒銷,引起了年年賒銷。
賒銷一旦成為競爭的手段,就禍害無窮。在賒銷面前,農民放松了警惕,暫時的不掏腰包,卻讓他們忽視了過高的價格。賒銷的風險,基層經銷商看得也非常清楚,為了盡量減少和抵消每年的壞呆賬,他們拼命賒銷的同時,還在拼命的提高價格,一噸復合肥加上600元的利潤是一般,部分地區復合肥的利潤讓人吃驚。他們把賒銷帶來的風險,轉嫁到了老實純樸而能按時還款的農民身上。
一部分農民在受到傷害的同時,賒銷卻縱容了另一部分農民對誠信的偏離,而且后者的群體逐漸增大。還錢的時候,部分農民總是一拖再拖,第一個還錢給經銷商的農民,會被人們稱為“傻瓜”,不賒銷而用現款購買的農民,也被稱為“傻瓜”。他們之間形成了一個口頭或者不約而同的“反還款聯盟”。他們忘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要杜絕賒銷,廠家應該先把好自己這一關。同時,對于承受能力脆弱的農民來說,不應把風險轉嫁給農資經銷商,自己手頭有錢也不想掏腰包,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經銷商為了每年不至于東奔西跑要賬,減少經營風險,最好是把暴利的想法放下來。
賒銷沒有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