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地植保站、測報站調查監測情況,結合近期水稻秧苗長勢及天氣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水稻潛葉蠅將中等偏重發生,山區半山區的稻區及未帶藥插秧、水層過深、秧苗較弱的地塊將偏重發生。
預報依據:
一、越冬基數較高
據各水田測報站調查,2006年水稻潛葉蠅越冬蟲量平均平方米8.99頭,較上年增加約30%,較常年增加40%左右。
二、成蟲、卵量較大
近日各地監測調查,穆棱市5月9日始見成蟲,數量大,每天雜草上誘蠅24-26頭/盤,雜草上有卵株率達6%-10%,百株有卵 96~138粒,最多單株有卵19粒,成蟲、卵量比上年同期多1倍左右。林口苗床誘蠅49頭/盤,有卵株率2%,百株有卵7粒。樺南插秧田有成蟲25頭/百株,平均卵4~5粒/葉,最多卵粒13粒。湯原平均有成蟲7~8頭/百株。密山誘成蟲6頭/盤,有卵株率8%,卵量24粒/百株。方正平均有成蟲20頭/百株,卵量40粒/百株,最高200粒/百株,有卵株數50%以上。 另外,五常、尚志、北林區、富錦、雙城、賓縣等地均已發現潛葉蠅危害。總體看,今年各地水稻潛葉蠅成蟲量、卵量較常年增加10%左右,發生期較常年偏晚。
三、苗情長勢有利
因今年春季氣溫不穩,雨水多,大部分地區水稻育苗較晚,插秧期較常年拖后5-7天,水稻秧苗素質較弱,水源充足,插秧后易造成葉片平鋪水面,有利于潛葉蠅成蟲產卵和幼蟲的危害。
目前各地秧苗正處于返青期,與水稻潛葉蠅產卵期、幼蟲危害期基本吻合,將加重水稻潛葉蠅的危害。為此,各地要做好調查監測,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水稻潛葉蠅危害。
防治建議如下:
1、加強田間管理,采取淺水灌溉,避免深水飄苗、淹苗,可減少潛葉蠅落卵量。發生嚴重地塊可排水曬田。
2、藥劑防治。因菊酯類殺蟲劑對水田生態會造成較大且不可逆的破壞,因此應盡量避免在水田中使用。 來源: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