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何組建硫磺進口談判聯盟,到是否應該取消DAP出口關稅、MAP是否也應該增收出口關稅,業內人士在不斷爭論的同時,又劍指當前的化肥淡儲等政策。
張湘邦認為,從實際產能而言,包括DAP/MAP/NPK,磷復肥行業的實物量已經達到5000多萬噸,完全可以和氮肥比肩而立,各占半壁'江山'。但在淡儲上,并沒有享受到和氮肥一樣的優惠政策和待遇。目前國家每年拿出幾十億元來進行淡儲,但是磷復肥企業特別是資源型企業,沒有一家能夠享受到淡儲陽光的溫暖。
在我國加入WTO之初,為了使國內的磷復肥行業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對進口DAP征收關稅和增值稅,以減弱進口DAP等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然而,隨著國內磷復肥行業的迅猛發展,這一政策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對此,王川認為,是時候取消這一限制DAP進口的政策了。
此外,國內某大型流通企業相關負責人還建議,國家對于磷銨出口政策應做技術調整,具體的調整應為二季度關稅為10%,其它季度的關稅為20%。原因是,國內二銨的需求旺季是在春季,但實際上的備肥高峰是在第四季度。如果在第四季度大量出口,將直接影響春季的備肥。
近幾年我國磷復肥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對外商開放化肥批發和零售環節以后,國內的磷復行業經受住了國際市場的考驗和錘煉,磷肥工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采訪中,許多企業都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功不可沒。
對于目前磷復肥市場上出現的諸多情況,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化峰等認為,中國磷肥工業協會應該繼續擔當起橋梁紐帶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杜絕盲目擴張。對于國際市場上的運作,協會更應該牽頭成立相應的進出口協會和分會小組,增強中國磷復肥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在當今硫磺等原材料生產成本大幅上漲,磷銨及復合肥生產效益大幅下跌的情況下,中國磷肥工業協會相關領導也表示,協會將密切關注當前的市場動向,千方百計保證全行業的共同利益,為中國的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