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隨著農民辨別意識的逐漸提高,化肥包裝中偷工減料、標識模糊不清等問題成為農民投訴新問題。經筆者了解,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是省去“內衣”,只穿“外衣”。
早些年,化肥包裝基本上都是兩層,外面一層編織袋,里面一層塑料袋,然而現在一部分化肥企業為了節省成本省去了里面的塑料袋,變成了只有一層外包裝編織袋,甚至有的編織袋編織密度不夠,化肥竟從縫隙中漏出來了。這樣的包裝,會造成化肥養分的揮發,不利于貯存。
其次是商標標識印刷模糊。
經了解,筆者發現,部分化肥的包裝袋上,商標標識、廠名廠址、電話、保質期、生產日期等主要企業標識,印刷字跡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把生產日期印在一塊小紙片上,裝入包裝內,給農民辨別肥料的真假帶來一定困難。
第三是說明書不準確或干脆沒有說明書。
不少企業的專用化肥的產品使用說明書隨意擴大使用范圍,夸大使用效果。而更多的化肥卻根本沒有配上一份相應的產品使用說明書。農民不能掌握科學的使用方法,從而難以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隨著農副產品價格的逐年上揚,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化肥的銷售量也隨之逐年增加,但是,千萬不要“蘿卜快了不洗泥”,在提高化肥產量、保證化肥質量的同時,也應重視化肥包裝質量,從內到外為農民打造一個放心的購肥環境,讓農民真正買得放心,用得放心。(曹申義 宋文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