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鉀肥市場都在大幅漲價,無論是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等主產國的出口報價,還是印度、巴西等進口國的進口價普遍上調了50美元/噸以上。而從各方的消息判斷,我國進口鉀肥的上浮底線是20~30美元/噸。即便如此,上調后我國仍是全球鉀肥價格最低的國家之一。
2007年,我國鉀肥的進口量可能會再創歷史紀錄,超過900萬噸,并且國內的生產狀況也較理想。相對充足的供應量至少可支持到2008年春季用肥高峰,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國鉀肥進口的談判地位。與此同時,由于海運費用上漲等原因,國內鉀肥連續提價,對硫酸鉀和復合肥的壓力已經非常沉重。如果鉀肥提價過高,下游產業將不堪重負。這使得我國難以接受更高的進口報價。
謹慎預測,2008年,我國鉀肥進口價格將比2007年上漲20~25美元/噸。但仍會經歷一個較長的談判過程,有可能再次出現2006年馬拉松式談判的情況。
點評:
進口鉀肥的價格直接決定了國內鉀肥的銷售價格。兩方面因素決定了這一現狀:(1)國際鉀資源和鉀肥供應均高度集中,俄羅斯、加拿大等鉀肥生產巨頭有能力通過限產來控制售價;(2)我國對進口鉀肥高度依賴,國內鉀肥需求的70%依靠進口滿足,且需求不斷擴大。可見,我國進口鉀肥非但不會遭遇低價傾銷,而且受制于高價進口。近年來,國際鉀肥價格持續走高。2006年,我國曾歷經艱苦談判與外商達成協議,將鉀肥進口價格在2005年的基礎上提高25美元/噸。此類無奈之舉很有可能再次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