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小麥病蟲害越冬基數、結合歷史資料及品種布局、水肥條件、氣象預報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08年我縣小麥病蟲害將中度偏重發生,發生總面積為800余萬畝次。
一、小麥蟲害
⒈麥蚜:中度偏重發生,局部重發生,發生盛期4月下旬~5月中旬,發生面積185萬畝次。
⒉麥紅蜘蛛:中度發生,發生盛期3月中旬~4月中旬,發生面積60萬畝。
⒊小麥吸漿蟲:中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成蟲發生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發生面積45萬畝。
⒌麥葉蜂:中度發生,發生盛期在4月中旬,發生面積65萬畝。
⒍地下害蟲:中度發生,發生盛期在3月中、下旬,發生面積40萬畝。
二、小麥病害
⒈小麥紋枯病:中度偏重發生,發生盛期3月中下旬,發生面積130萬畝次。
2、小麥白粉病:中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盛期4月下旬~5月中旬,發生面積80萬畝次。
3、小麥葉枯病:預計中度發生,發生盛期4月份,發生面積50萬畝次。
4、小麥赤霉病:小麥抽穗揚花灌漿期,若遇3天以上陰雨或大霧、重露等高濕天氣,將會出現大發生的可能。
5、小麥葉銹病:預計中度發生,發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
6、小麥條銹病:若條件適宜,有大面積流行的可能。
二、預報依據
1、品種布局
2007年我縣小麥播種面積170萬畝。主要品種為矮抗58、鄭麥366、周麥16、周麥18、新麥18、豫麥34、豫麥18等,這些品種對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銹病等無明顯抗性。
2、苗情
當前小麥苗情調查,全縣一類苗面積74.8萬畝,占種麥總面積的44%;二類苗面積69.7萬畝,占種麥總面積的41%;三類苗面積25.5萬畝,占種麥總面積的15%。一、二類苗比例85%,畝群體較常年略偏少,對病蟲害發生影響不大。
3、天氣條件
據氣象部門預報,2008年3-5月份總降水量略偏少,平均溫度略偏高,全縣農田灌溉條件優越,將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
4、主要病蟲基數
(1)小麥紋枯病:越冬基數平均病莖率4.6%,較常年2.3%增2.3個百分點,較2007年2.2%增2.4個百分點;3月上旬調查,病田率100%,平均病株率12%左右。
(2)小麥條銹病:為大區域流行病害。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病蟲害測報處根據秋苗和當前病情分析預測,今年小麥條銹病已具備中等或以上程度流行的菌源,結合各地小麥品種抗病性、當前和未來長期天氣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08年小麥條銹病在河南南部等麥區有中度(3級)流行的威脅,黃淮海麥區有偏輕(2級)發生的可能。安陽市林州自去年8月份以來,在全縣各地均發現自生麥苗上有小麥銹病發生,經室內鏡檢,80%以上是條銹病,發生范圍涉及12個鄉鎮;12月份至目前調查,周圍自生麥苗較多的秋苗田偶爾能見到少量小麥條銹病病株。
(3)小麥赤霉病:本地菌源充足,小麥抽穗揚花灌漿期,若遇3天以上陰雨或大霧重露天氣,極有流行的可能。
(4)麥蚜:百株蟲量2.6頭,較常年3.0頭減少13.3%,較2007年9.8頭減少73.5%;3月上旬調查,平均百株蟲量1.2頭左右。預計4—5月份氣溫偏高,對其發生有利。
(5)小麥紅蜘蛛:平均單市尺行長2.6頭,較常年1.7頭增加34.6%,較2007年0.8頭增加69.2%;3月上旬調查,平均單市尺行長3-4頭。
(6)小麥吸漿蟲:2005年9~10月普查,全縣22個鄉鎮中有吸漿蟲的鄉鎮20個,占90.9%,調查1011個行政村,有蟲村241個,占調查總數的23.9%;平均每個有蟲樣方15.7頭,最高1樣方620頭,發生面積為45.1萬畝。小麥吸漿蟲在我縣發生和危害呈加重趨勢,近年來每年都有因吸漿蟲危害而嚴重減產的典型;縣植保站和測報點2007年8月下旬在白道口鎮李營村發生區挖土調查15樣方(10×10×20cm),其中有蟲10樣方,占 66.7%,有蟲樣方平均2.4頭,最多1樣方5頭。由于近幾年部分漏治地塊密度仍然偏高,局部地塊蟲口回升較快,小麥吸漿蟲在局部仍將偏重至重發生。
(7)地下害蟲:縣植保站和測報點2007年8月中旬共挖土79m2,總蟲數187頭,蠐螬、螻蛄、金針蟲分別占70.1%、8.6%、21.4%,平均每畝1578.8頭,分別較2006年、2005年減53.2%、62.7%。其中蠐螬平均每畝1106頭,分別較2006年、2005年減60.6%、 69.3%;螻蛄平均每畝135.1頭,較2006年增19.3%,較2005年減2.8%;金針蟲平均每畝337.7頭,分別較2006年、2005年減25.4%、31.5%。蠐螬、螻蛄、金針蟲最高畝密度分別為3335頭、400.2頭、1111.7頭。在四種不同作物茬口中,花生田蠐螬蟲口密度最大,其次為玉米、大豆、棉花田,平均每畝蟲量分別為1619.9頭、1048.1頭、958.8頭、762.3頭;大豆田螻蛄蟲口密度最大,其次為玉米、花生、棉花田,平均每畝蟲量分別為166.8頭、158.8頭、127.0頭、95.3頭;玉米田金針蟲蟲口密度最大,其次為棉花、大豆、花生田,平均每畝蟲量分別為444.7頭、381.1頭、333.5頭、190.6頭。蠐螬、螻蛄、金針蟲達防治指標田塊占調查田塊分別為52.6%、57.9%、 5.3%
來源:滑縣植保站 陳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