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方面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種子嚴重過剩,一方面近兩年審定品種價格上漲,同時因為氣候原因市場啟動推遲、農民觀望心理較重。這些都給今年種子生產與經銷帶來了新的問題。2008年注定是種子企業的一道坎。
根據農業部的統計,國內年種子經營量在35億公斤上下。種子市場交易量最大的是雜交玉米,2007年用量為10億公斤左右,其次是雜交水稻,用量為2~3億公斤。
據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分析,今年國內雜交玉米可供種量為17.9億公斤。預計雜交玉米需種量比上年增加0.7億公斤,約為10.7億公斤。即今年雜交玉米余種量7.2億公斤,占到需種量的67.3%。今年雜交水稻可供種量達到3.35億公斤,需種量約為2.35億公斤,余種量達到1億公斤。余種量占到需種量的42.6%。連續兩年種子市場供大于求的嚴峻形勢,給生產企業和經銷商非常大的壓力。
目前,全國有各類持證種子企業8500多家,其中國有企業2000多家,民營企業6400多家,外資企業70多家。從2000年“全國種業百強企業”到2003年“中國種業50強企業”,再到2006年“種業50強企業”,有三十幾家大的龍頭企業始終保持在名單中,是穩定發展的龍頭企業,其中30家有形凈資產在1億元以上。國內注冊資金在3000萬元以上的育繁銷一體化企業在100家左右。
盡管總體看“兩雜”種子供大于求,但2月21日,全國農技中心發布的2月15日全國種子信息觀察點統計數據分析報告卻是另一走向。根據該報告,雜交水稻種子市場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2.88元,雜交玉米種子市場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3.48元。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種子價格均略漲。全國農技中心認為,價格略漲的原因是市場上多家企業將種子加工分級后按粒數包裝銷售,種子價格較高;多家企業對同一品種推出精品和普通兩種產品,精品比普通價格每公斤高出1元。兩系雜交稻種子市場需求明顯增大,價格普遍上漲。
與去年同期比較,部分近兩年審定品種價格上漲,尤其是去年生產表現優異的品種價格上漲明顯,雜交玉米、雜交水稻和棉花均出現了高價品種,而老品種價格下降明顯。隨著銷售展開可以預見,老品種、大路品種價格將繼續走低,近幾年種植面積最大的“鄭單958”供種數量大,其需求仍會顯著影響玉米種子市場的整體價位走勢。
種子行業已經處在賣方市場之下,生產企業應該站在農民的角度思考,提供優質品種和到位的栽培技術指導。另一方面,企業應擺正自己的位置,與經銷商共同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