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8日發出關于加強氯化鉀及復混肥價格監管的通知。規定中農、中化集團公司購買的以邊貿形式進口的氯化鉀以及地方邊貿企業直接進口的氯化鉀,銷售給復混肥生產企業的,在進價基礎上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5%;銷售給化肥流通企業的,順加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3%。
根據農業部的一份報告,今年鉀肥將出現大規模供應不足。為限制氯化鉀及復混肥流通環節價格,發改委要求,各地采取切實措施減少化肥流通環節,防止化肥流通企業多重批發、轉手倒賣、不合理加價等行為。
不過,招商證券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文件只是對流通環節氯化鉀及復混肥的漲價幅度有明確的限制和監管,對氯化鉀的出廠價卻沒有制定明確的限制價。由于鉀肥的定價權不在國內,且國內消費環節依賴大量進口,因此該文件對鉀肥出廠價格的制約較為有限,鉀肥價格繼續走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江南證券研究員鄺野透露,4月15日,國際鉀肥巨頭俄羅斯BPC同中國代表團就2008年氯化鉀進口數量及價格達成協議,2008年合同價格較2007年上漲400美元/噸。受此影響,估計將推動國內氯化鉀價格提高至4300元/噸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