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財政將安排11.5億元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為確保目標實現,農業部制定了《2008年春季科學施肥指導意見》。同時,擬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積極建設農資連鎖超市,開展“十省百縣千鄉”科學施肥指導活動,力爭到2010年,使我國化肥施用效率總體提高5~10個百分點,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測土、配肥、送肥、施肥、監測與監管體系。
但要完成這一宏偉目標,以下三大問題必須解決。
一是要解決農業部門“一包到底”的問題。目前,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過程中,從土壤測試、配方設計、田間試驗、效果評價、組織管理、監督檢查等所有環節,幾乎都由農業部門包攬,導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由農業系統“獨享”,甚至連配方肥的加工也由農業部門承擔。
另外,由于農業部門獨享國家給予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補貼,而且補貼金額和項目的實施與效果評價與驗收都由內部人員說了算,使不少“農業三站”形成利益共同體,不僅不愿奔赴田間地頭開展扎實的農技服務,還成了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一大阻力。一些基層農業部門往往只做表面文章、玩數字游戲,以騙取國家補貼。
要確保今年測土配方施肥任務的完成和測土配方施肥遠景目標的實現,首先必須整肅農技人員隊伍,打破農業部門對測土配方施肥“一包到底”的格局,通過第三方對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監督、檢查、驗收,并及時通報,督促有關部門改變作風,扎實開展工作。
二是要化肥企業轉變觀念。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3年來,除一些新型肥料企業和極個別大型化肥生產企業積極參與外,絕大多數化肥企業的參與熱情不高甚至有所抵制。這里面固然有各地農業部門為了“獨享補貼”,不支持甚至阻撓企業參與的因素,但主要原因還是化肥企業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意義及其對整個化肥行業的深遠影響認識不夠。有的化肥企業認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會大幅減少化肥的用量,對化肥企業和整個行業不利。
但化肥企業也應該看到,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開展以來,在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提高農產品品質,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節能減排等方面,已經并將繼續發揮巨大作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已是大勢所趨。企業只有盡早參與其中,培養和鍛練一支農技水平高、思想素質好、作風扎實的農化服務隊伍,才能為農民服好務,得到農民的信賴,為未來的競爭打下基礎。從另一個層面講,只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了,農民的購買力才會增強,才會對化肥的需求保持長期穩定增長,化肥企業和化肥行業才會獲得長足發展。
廣大化肥企業務必放眼長遠,轉變觀念,積極參與測土配方施肥,與農民打成一片,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三是要解決宣傳對象錯位,“示范”工作有“示”無“范”的問題。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地點在田間地頭,實施者是廣大農民,但由于現在的主要宣傳手段是報紙和電臺,很少有與農民生活習慣、文化知識水平、接受能力相適應的宣傳工具和宣傳方法,以致項目實施3年來,不少地區農民仍對測土配方施肥知之甚少或壓根就不知道,出現了媒體、農業部門 “熱”,農村、農民“冷”的尷尬局面,嚴重遲滯了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進程。
今后,有關各方應以農村為陣地,多采取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農民的認識。并在一個行政村扶持至少2個“測土配方施肥帶頭人”,使他們受益,用事實感召其他農民積極參與,推動我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