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早稻處于分蘗階段,受臺風和西南氣流的影響,遷飛性害蟲出現明顯遷入峰,田間蟲量逐漸上升,部分地區發生較重。
一、遷飛動態
稻縱卷葉螟:受降雨和對流天氣影響,田間出現明顯蛾峰。據監測,當前,全省一般畝蛾量300—1000頭,高的達4000頭,以西南部、中部稻區發生為主。花都站4月27日在楊荷、東邊、五星、社崗、樂同、橫沙等地調查,平均畝蛾量328頭,最高1130頭,每叢禾平均卵量1.1粒,最高3粒;雷州站4月23日在客路、紀家等地調查,早播濃綠田畝蛾量一般600—2600頭,高的達4600頭;高州站4月16—20日,田間畝蛾量平均384頭,高峰日畝蛾量1496頭;梅縣站4月16—20日,田間畝蛾量平均87頭,高峰日畝蛾量300頭。
稻飛虱:遷入早、峰次多,燈誘蟲量大。3月下旬以來,西南稻區出現4次明顯遷入峰,分別為3月28—31日、4月8—10日、4月14—17日和4月20— 21日,五個監測點平均日誘白背飛虱分別為13.1頭、122.9頭、42.9頭和111.1頭;平均日誘褐飛虱分別為5.4頭、10.3頭、44.7頭和60.4頭。高明站4月9—10日單燈誘白背飛虱1198頭,褐飛虱57頭;14—17日,單燈誘白背飛虱428頭,褐飛虱822頭。
二、田間動態
稻縱卷葉螟:當前,除早插田外,大部分稻區田間蟲量仍較低,據監測,畝蟲量一般500—1500頭,高的2000—3000頭,個別20000頭以上,卷葉率一般為1—3%,高的達7%以上。花都站4月24日調查,平均畝蟲量5300頭,高的達21600頭,以二、三齡幼蟲為主;雷州站4月23—26日調查,洋田稻區畝蟲量一般為667—3335頭,高的5700頭,坑田、沿海稻區畝蟲量一般為2001—4669頭,高的22000頭,均比去年偏高。
稻飛虱:田間蟲量大、褐飛虱占比高。稻飛虱主要發生區五個監測點4月21—26日觀察區百叢蟲量平均為187.4頭,大田百叢蟲量一般100—500頭,局部高達2000頭。褐飛虱占比平均14.9%,局部稻區褐飛虱占比高,如高明、信宜稻區褐飛虱占比達60%以上。
三、趨勢分析
我省大部分早稻將進入分蘗盛期至幼穗分化期,營養充足,有利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繁殖和擴展為害。據廣東省氣候與農業氣象中心預報,我省將進入暴雨和強對流降雨多發季節,預計5月雨量除粵西地區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區偏少1~2成。高溫、高濕、多雨的天氣,利于遷飛性害蟲的繁衍和為害。預計早稻在分蘗盛期至幼穗分化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偏重發生。
各級(ji)病(bing)蟲(chong)(chong)測報(bao)站應(ying)認真做(zuo)好當前遷飛性害蟲(chong)(chong)的監測工作,及時(shi)掌握遷飛和田(tian)間(jian)發生(sheng)發展動態(tai),及時(shi)準確預報(bao),為分類(lei)指導(dao)防治提供(gong)科學(xue)依據。
來源:廣東省植物保護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