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5年,硫酸對于磷肥產業的作用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決定性因素——次要因素——決定性因素,恰好構成了一個輪回。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磷肥產業提出了礦肥結合、酸肥結合這兩條發展出路。當時布局建設的磷肥企業,或是依托磷礦資源優勢,或是依托有穩定便捷硫酸供應優勢。可以說,硫酸是決定磷肥企業能否生存和未來發展的兩個要素之一。酸肥結合的磷肥企業代表有目前的上市公司六國化工,還有貴溪化肥廠等幾家。六國化工的布局選址就是遵循了國家倡導的“酸肥結合、礦肥結合”方針,公司所在的銅陵地區是國家重要的冶金生產基地,也是化學工業基地,擁有全國第二大硫鐵礦山,總儲量達2.1億噸,當時該地區是全國最大的硫酸生產基地。
隨后市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國際硫磺產量和供應量的增長,日本、韓國等國煙氣制酸產品數量增加,硫磺以及硫酸價格發生了較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是國內硫酸生產企業不斷擴大硫酸產量,國際硫磺的低廉價格吸引國內硫酸企業紛紛把投資較大的硫鐵礦制酸改為硫磺制酸。目前國內硫酸產量的一半為硫磺制酸,甚至在浙江、江蘇等沿海地區出現了建硫磺制酸裝置作為供熱來源的現象。另一方面是國內磷肥企業也在建設自己的硫磺制酸和硫鐵礦制酸裝置。這些因素使國內市場硫酸價格逐步走低,磷肥企業對于硫酸的依賴程度大幅度下降,硫酸對于磷肥企業的影響嚴重下降。原來以酸肥結合為根本的磷肥企業優勢漸失。
但去年年初情況發生了巨大改變。在1年時間里硫酸價格快速上漲,甚至取代磷礦成為決定磷肥企業生產成本和盈利情況的決定性因素。在去年底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召開的年會上,磷肥企業表示:進口硫磺價格持續上漲是企業無法消化的,按去年底的二銨銷售價格和硫磺及硫鐵礦價格核算,云南、貴州等大多數有磷資源的企業尚處于虧損邊緣,還有一部分企業已經由于硫酸價格太高而減產甚至停產。
出路在于“礦酸肥”結合
經中國硫酸工業協會核實,2007年全國硫酸產量為5700萬噸,同比增長13%。其中,硫磺制酸2655萬噸,占總產量的46.6%,同比增長18.9%;冶煉煙氣制酸1315萬噸,占總產量的23.1%,同比增長13.1%;硫鐵礦制酸1678萬噸,占總產量的29.4%,同比增長5.3%;其他制酸產量為52萬噸,占總產量的0.9%。
早有專業人士提出:中國磷復肥產業布局應該由原來的礦肥結合、酸肥結合再往前發展一步,形成“礦酸肥”結合的產業布局模式。宏福公司2006年與甘肅一家公司合作的項目,被業內認為是一個“礦酸肥”成功結合的例子,這是磷肥行業很有價值的努力。
目前磷化工對硫酸法萃取磷礦工藝的過分依賴,使磷復肥成本受制于硫磺及硫酸的價格。目前雖然從企業生產裝置的結構來看,大多數企業都擁有相當規模的硫酸產能,但是,在硫磺和硫酸原料方面一直是被動的,沒有對上游形成有效的制約。
目前國內的磷復肥企業硫酸的來源主要可分為三種:
硫磺制酸。硫磺基本依靠進口,硫磺制酸占磷肥需酸量的46.6%,目前云南的磷肥企業都是硫磺制酸。以中阿為代表的磷肥企業的硫酸來源是國內和國外的煙氣制酸。這部分硫酸來源依賴于冶金行業,占磷肥需酸總量的23.1%。硫鐵礦制酸。磷肥企業購買硫鐵礦,企業相對自主權較大,占磷肥需酸總量的29.4%。
由于之前硫磺國際價格較低,因此硫磺制酸在總量上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煙氣制酸受運輸和冶金行業的制約,其比例變化不大。而硫鐵礦制酸則由于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和環境污染嚴重等原因,在2006年之前所占的比例在逐年減少。
磷肥企業嘗試掌握主動權
對于磷肥企業來說,這一輪硫酸漲價讓企業最大的感觸就是企業完全被動,對上游沒有制約的能力。因此,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不管采用何種制酸方式,企業恐怕要考慮在市場中擁有相對的主動權。這是問題的關鍵!
而去年的漲價風暴對于目前各種制酸方法所占的比例雖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改變,但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已經有企業重新考慮硫鐵礦制酸,也有動作快的企業開始建設裝置了。
從去年的情況來看,由于硫磺制酸占了接近一半的硫酸產量,因此去年國內硫酸市場價格也就等于是跟著硫磺的價格走。冶金企業和硫鐵礦企業自然樂享其成。
從目前國際市場硫磺價格來看,還是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如果這種趨勢持續到今年下半年的話,相信采用硫鐵礦制酸的企業數量會增加。硫鐵礦制酸的比例也會有所提升。
據了解,目前廣東硫鐵礦出礦價在每噸240~260元,運到湖北再加上每噸70~80元的運費,因各企業的不同,制成硫酸的成本會有所區別,但從整體上看,相對于目前不斷上漲的進口硫磺價格還是有價值的。而更關鍵的是:由于硫鐵礦的主要用途是制酸,而國內硫鐵礦企業基本沒有制酸能力,因此,目前采用硫鐵礦制酸的企業能夠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相對要主動一些。在目前的價格背景下,依靠煙氣制酸和硫磺制酸的企業則要更被動一些,只能被動接受上游的價格。
相信目前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磷肥企業對于自己所處的局面都很清楚,他們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加強自己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增加自己在市場中的話語權。
對此,業內權威專家認為:
——中國硫酸生產和消費還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繼續增長;
——在消化冶金行業產生的煙氣酸的同時,硫磺制酸、硫鐵礦制酸都應保持適當的發展規模,因時因地因市適當安排——未來3年,隨著中國硫磺產能迅速形成規模,硫磺制酸仍將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
綜合來看,硫磺、硫鐵礦制酸不能偏廢哪一方,關鍵是因勢利導,長期來看硫磺制酸還應該是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