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氮肥行業正面臨著原料上漲、關稅上調、產能過剩3方面的巨大壓力,而且在下半年將會更為凸顯。這是記者5月8日在西安舉辦的“2008年氮肥行業工作會暨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上獲悉的。
前不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從4月20日至9月30日,對我國出口的化肥類產品及部分原料以出口價格為基礎,加征稅率為100%的特別出口關稅。而我國氮肥產能一直過剩,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出口。從目前情況來看,7月份前,國內氮肥需求旺盛,產能過剩的問題不會顯現,而7月后,用肥旺季一過,產能過剩的情況就將體現出來。
針對當前原料價格上漲且供應不足、運力不足,企業經營困難不斷加大等氮肥行業面臨的一系列難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劉淑蘭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在原料供應、運輸上伸出援手,緩解氮肥行業當前的壓力。
目前,煤炭供應緊張,價格暴漲,很多煤頭氮肥企業都處于等原料的狀態。據了解,氮肥行業全年用煤在9000萬噸左右,2008年簽訂的煤炭供應合同為 3639.6萬噸,真正列入國家運輸框架計劃的只有2667.5萬噸。河南平頂山飛行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搞車皮幾乎成了公司的頭等大事,原料供應不足對企業生產影響很大。而氣頭氮肥企業日子也不好過,除了要面對不斷上漲的天然氣價格外,即使在天然氣資源相對豐富的西北地區,很多氮肥企業在冬季也面臨天然氣供應不足而不得不限氣減產的尷尬局面。
面對嚴峻的形勢,多數氮肥企業已開始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四川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建裝置就設在天然氣原料充足的新疆;而作為我國大氮肥項目自主研發領軍企業的山東華魯恒升集團負責人則表示,今后將進一步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克服原料上漲等不利因素;云南云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一步都在謀劃將產業做深做細,以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