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春播馬(ma)鈴薯(shu)在西南地區(qu)處(chu)于發(fa)棵至現蕾(lei)開(kai)花(hua)期,華(hua)中(zhong)地區(qu)處(chu)于開(kai)花(hua)期,華(hua)東地區(qu)處(chu)于結薯(shu)期,西
北、華北和東(dong)北地區處于備(bei)播(bo)至播(bo)種階段(duan);冬栽馬鈴薯(shu)各(ge)地已陸續收(shou)獲。據各(ge)病蟲區域站(zhan)監測(ce),當前馬鈴薯(shu)
晚疫病在西(xi)南低海拔山區(qu)和華中地區(qu)的春播田(tian)處于(yu)發(fa)(fa)病盛(sheng)期,總體(ti)中等發(fa)(fa)生。截至(zhi)5月16日,全(quan)國有貴州、四
川、云南、重(zhong)慶、湖北、陜西和(he)山(shan)東等省(市)發生(sheng),發病面積200.9萬畝。
一、 當前(qian)發生(sheng)情(qing)況(kuang)
重慶市中(zhong)等(deng)(3級)發生(sheng),局部地(di)區偏重(4級)流行,發生(sheng)面積75.0萬(wan)畝,總(zong)體水平輕于(yu)去年同期。主要
發生區為渝(yu)東(dong)北、渝(yu)東(dong)南(nan)和渝(yu)中的(de)低(di)海拔山(shan)區,平均病田率25.0%,平均病株率15.5%。其中武隆(long)、巫溪、巫
山等地發病(bing)(bing)較重,平均病(bing)(bing)田(tian)率55.0%,平均病(bing)(bing)株率30-40%,最高病(bing)(bing)株率100.0%;武隆出現多點死苗現象。中
高海拔山區(qu)陸續進(jin)入(ru)開花(hua)期,已出現發病中心。
四川省中等(3級(ji))發(fa)生,發(fa)生面積39.1萬畝(mu),較去年(nian)同期增加0.32萬畝(mu)。主(zhu)要發(fa)生區為盆地周邊的山區
和深丘地帶。
貴州(zhou)(zhou)省發(fa)(fa)生面積37.6萬(wan)畝,主要(yao)在東部、南部和中部的7個市(州(zhou)(zhou)、地)點片(pian)發(fa)(fa)生,平均病(bing)田率10.0%,
平均(jun)病株率(lv)8.0%,最高(gao)病田率(lv)80.0%,最高(gao)病株率(lv)43.0%。
云南省(sheng)處于始發階段,大部春(chun)播(bo)馬(ma)鈴薯(shu)尚未發病(bing),僅(jin)紅河州冬播(bo)馬(ma)鈴薯(shu)發生(sheng)0.5萬畝,平(ping)均病(bing)田率(lv)8.0%
,平均病株率7.0%,輕于去年同期(qi)。
湖北省中等(deng)(3級)發生(sheng)(sheng),發生(sheng)(sheng)面積40.0萬畝,主要在鄂西南低(di)海拔山區發生(sheng)(sheng),平均病田率56.0%,平均病
株(zhu)率23.5%,最高病田率100.0%,最高病株(zhu)率60.0%。
陜西省(sheng)發生(sheng)面積4.5萬(wan)畝(mu),主要發生(sheng)在陜南(nan)商洛、安(an)康兩市低熱和中(zhong)溫地區,平均(jun)病田(tian)率30.0%,平均(jun)病
株率4.0%。
山東(dong)省處于發(fa)病后期,發(fa)生(sheng)面積4.2萬(wan)畝,膠東(dong)和魯西南發(fa)生(sheng)程(cheng)度均較輕,平均病葉率1-2%。
二、 發生趨勢(shi)分析
我國馬(ma)鈴薯主栽品種(zhong)對晚疫(yi)病(bing)抗性普遍(bian)較(jiao)差;近年馬(ma)鈴薯主產區晚疫(yi)病(bing)發生嚴重,種(zhong)薯帶菌率較(jiao)高,同時
據(ju)國家氣候(hou)中心預測,5月下旬(xun)南(nan)方大部地區降水較多(duo)。氣候(hou)條件對西南(nan)、華中地區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流行
有利。預計5月(yue)下旬(xun)-6月(yue)上旬(xun),西南(nan)、華中(zhong)、華東地(di)區和陜西南(nan)部(bu)馬鈴薯晚疫病將進一步流(liu)行擴(kuo)展,7-8月(yue)
份隨(sui)雨季的到來,西北、華北、東(dong)北等馬鈴(ling)薯主產區(qu)將進入發病流行(xing)盛期(qi)。
馬鈴薯晚(wan)疫(yi)病是近(jin)年來上(shang)升的(de)重要(yao)病害,各地(di)要(yao)高(gao)度重視,加強(qiang)監測,準確(que)發布(bu)中短期趨勢預報(bao)和警報(bao),
以指導防治工作。
來(lai)源:全國農(nong)技服務中心病(bing)蟲害測報處(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