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煤炭價格驟然升高,特別是4月初以來,氮肥生產必需的白煤已達每噸1200~1300元,價格高得讓眾多氮肥企業根本吃不消。于是,提高尿素銷售基準價的呼聲漸起。然而,一方面,由高油價引發高煤價已成為事實,且煤價上漲的勢頭還將繼續;另一方面,國家為穩定國內市場價格,依然會執行限價政策。業內人士認為,在高煤價面前,在原料路線上想辦法才是氮肥企業最好的出路。
提高尿素銷售基準價并不是新話題,多年前就發出過這一呼聲,但是并沒有收效,特別是在目前物價上漲因素的影響下,將支農產品尿素的售價往上提的可能性不大。不僅肥價沒有往上升,同樣要使用煤炭的發電企業多次提出的上漲電價的要求國家也沒有批準。可以說,如果不另想辦法尋求出路,靠稀缺的白煤過日子的化肥企業只能越來越難以生存。再有,現在煤炭處于買方市場,肥企必須適應這一形勢。
那么,想什么辦法來適應這一形勢?大致有兩個。一是主動與白煤企業和供應商溝通協調,最好結為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確保白煤以穩定的價格供給。二是盡快推廣使用新型煤氣化裝置,盡早將原料由白煤改為當地煤。一旦肥企能夠在新裝置的幫助下使用煙煤、褐煤等能夠廣泛采購到的煤種,煤炭價格可能就會降下來,尿素企業才能踏上穩步發展之路。
從目前情況看,有幾種煤氣化技術可供化肥企業選擇,其中最成功的當屬多噴嘴對置式煤氣化技術。這一技術目前已經在山東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使用,碳轉化率、比氧耗、比煤耗、合成氣凈化、渣水處理能力等都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目前,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也在建設這一裝置,預計明年一季度投產,屆時不僅可以使用價格較低的神華煤,還可以提高企業的多項技術指標。除多噴嘴對置式氣化爐外,灰熔聚爐、航天爐等也都在推廣當中。
有專家指出,只有不斷地研究和創新煤氣化技術,逐步解決原料煤的問題,中國的氮肥企業才能發展起來,才能形成競爭力。而解決這一問題,也需要廣大氮肥企業的參與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