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記者來到山西省臨汾市及周邊地區采訪當地農資生產經銷情況。此時既是小麥收割時節,也是肥料使用的“淡季”,記者也走訪了當地的一家知名化肥生產廠家——山西鼎立化工有限公司經理左敏。對于經常和農資經銷商群體打交道的他來說,農資經銷商群體在他眼中是什么樣子?他對農資經銷又有著怎樣的認識?帶著上述疑問,記者對左經理進行了一次簡短的采訪。
左經理快人快語,他把農資經銷商分成了兩類:“想做事業的”和“只想獲利的”。
在目前化肥價格上漲的環境下,在農資經銷商低門檻等因素的壓力下,把農資經銷當成一份事業的這類農資經銷商顯得難能可貴。正是他們把這種理念細化到經銷中的諸多方面中,才使得企業產品被帶入消費鏈條。無論是從了解經銷產品特性、樹立產品品牌到農化服務都滲透進這些經銷商的銷售過程中。隨著經銷市場各方面競爭的加劇,熟悉經銷產品和將農化服務作為主導的經銷商也能夠不斷獲勝,最終實現經銷商對消費群體的了解,對市場的全面洞悉。因為多元化、專業化和長遠化也是農資經銷商生存之道。
第二類經銷商是只做倒手生意的經銷商。他們做經銷似乎僅僅成為了貨物左手進右手出的媒介,不加載其他任何額外服務。他們追求的似乎僅僅是少投入和高利潤。有時他們對于所經銷的產品為了投入成本放棄了優質產品,又為了高額利潤減少了農化服務等最基本的肥料售后保障。周而復始,銷量等因素及資金不足直接減少了他們對市場的篩選和判斷。利潤最大化也造成了這類農資經銷商在長遠合作和選擇企業時的短視。這樣周而復始勢必也會導致這類經銷商的營銷道路越走越窄。
左經理表示,在對經銷商進行分類的同時,他也在積極考慮企業應該引導經銷商從只掙利潤變成想做事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長久的利潤。目前化肥企業在營銷過程中也都希望和經銷商進行深度合作,力爭讓第一類做農資的經銷商在整個群體中占的份額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