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緩控釋肥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符合“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對促進農業與資源、農業與環境之間的和諧友好發展,促進糧食安全、清潔生產,增加農民收入都有重要意義。但面對中國農業和農民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單靠某一方面是很難完成的,需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才行。
為此,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其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人們對發展現代農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一是結合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采取各種方式,廣泛宣傳推廣緩控釋肥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提高人們對科學施肥重要性的認識。二是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農技推廣部門要把宣傳推廣緩控釋肥提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對待,所有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要廣泛向農民進行宣傳和指導。三是充分發揮農民協會、專業合作社等民間組織作用,建立化肥消費的知識體系,可采取與有關部門聯合舉辦培訓班、播放科教片等方式,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施肥意識,改變不合理的用肥習慣。四是生產企業可根據農民信奉眼見為實、口碑傳播的特點,廣泛開展緩控釋肥試驗、示范田活動。通過示范田以點帶面,讓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緩控釋肥的使用效果,逐步擴大使用范圍。
其二,國家及有關部門要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對推廣緩控釋肥給予支持,以提高科研單位、企業推廣和農民施用的積極性。根據中央“切實加大對現代農業的投入力度”精神,對研發、生產、推廣緩控釋肥的農科院校、農技推廣部門和企業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優惠。特別是對積極開展緩控釋肥施用技術研究和開展緩控釋肥試驗、示范田活動的科研機構、企業可在信貸、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支持其組織技術骨干力量,從事緩控釋肥施用技術研究和試驗、示范工作,加快緩控釋肥的推廣應用。積極鼓勵引導農民施用緩控釋肥,對施用緩控釋肥的農戶在保持原有補貼的基礎上,再適當給予一定比例的轉項補貼。
其三,建議把推廣緩控釋肥與測土配方施肥相結合,實現高新技術與低成本的有效融合、優勢互補。目前,測土配方施肥已經從一個技術措施上升為國家政策,從一個部門的行為上升為國家行為,很受農民歡迎,這在規范化肥施用、促進農民觀念更新和技術推廣等方面將產生重要影響。如果能根據測土化驗結果和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研發出用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摻混的BB肥,這樣既可以起到平衡施肥的作用,又能以緩控釋肥獨有的緩控釋技術,實現“一茬作物一次肥”,滿足作物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還可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降低肥料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農民也比較容易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緩控釋肥的產業化和大面積普及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