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的擔憂給國內煤炭市場蒙上了陰影。昨天,業內專家在國內煤炭論壇上紛紛表示,今后幾個月國內煤炭市場不容樂觀,而明年中期則可能出現更明顯的調整。
  “我對中國煤炭市場的看法是‘長期看好,短期受阻’。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顧問、前副理事長武承厚說。
他指出,目前秦皇島煤價已經低于最高限價,而且隨著宏觀經濟及各相關產業(鋼鐵、電力、水泥、化肥)對煤炭需求量的下滑,煤炭市場必然受到沖擊。
而據記者了解,華東聯合體已經實施焦煤價格降價措施應對市場變化。“目前焦煤與焦炭價格已經倒掛,不降不行了。”一位與會專家向記者表示。
對于煤炭市場的下滑,秦皇島煤炭產銷協會副會長李學剛指出,造成目前秦皇島港煤炭壓港的原因仍是電廠需求下降。“現在一些電廠甚至是‘以船代庫’的方式在運營。”李學剛說。即自己的庫存已經滿了,只好先用船運來的煤。
據介紹,目前秦皇島港疏港情況仍不理想,港存煤量保持在830萬噸左右。由此,可能使得大秦線今年3.5億噸的運輸目標降低。
“現在來看,國內調控政策的實施,更主要是國際經濟形勢下滑,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煤炭產業必須受到沖擊。”武承厚說。他進一步表示,相對整個經濟和相關產業,煤炭市場的調整有一定滯后期,但現在已經開始顯現。
對此,煤炭專家黃騰也持相似看法。他指出,無論是供貨港還是接貨港高庫存的現狀來看,已經出現供大于求情況。
而且,“從鋼鐵降價幅度來看,遠高于煤炭,這給煤炭價格調整帶來的壓力。”黃騰認為,之所以目前國內煤價下調幅度僅在10-20元/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冬儲煤需求量的支撐,二是國內煤企在今年上半年已積累了足夠多的資金用于“市場價格僵持戰”。
“我認為今年后幾個月冬儲煤價格不會大升,而是保持現價或略有下調。”黃騰說。
黃騰還指出,受國際煤價下調,以及海運費可能大幅下調影響,中國進口煤的可能性增加,進而逼迫國內煤價將在明年6月左右明顯下調。
對此,武承厚表示,由于冬儲煤供應“應該不成問題”,因此,整個煤炭市場的整合與下滑都可能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