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化肥企業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公布的信息顯示:目前全國磷肥企業開工率不足40%,一些地區停產的磷復肥企業超過70%,中小氮肥企業一半以上已經停產。除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企業有一些盈利外,煤頭化肥企業自9月份以來利潤持續下降,10月以后開始虧損,且虧損額正在增大。云天化集團、湖北宜化集團、山東紅日阿康公司、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等一批大型、特大型化肥企業的生產經營都面臨困境。
'中國石化協會已上書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如實反映化肥企業目前面臨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從確保化肥行業、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增收和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吁請國家加快化肥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進程、調整化肥出口關稅,以遏止化肥價格非理性下跌,幫助化肥企業渡過難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近日表示。
除了向國家呼吁加快化肥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進程、調整化肥出口關稅外,江蘇恒盛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殿富等還表示,由于目前淡儲風險比較大,一些企業對承儲積極性不高。所以,希望國家能提高淡儲貼息,同時把談儲的時間跨度縮短一些,幫助生產企業緩解資金、庫存壓力。
'以目前的成本和產品價格計算,企業每生產銷售1噸碳酸氫銨,就要虧損50多元。'西安市高達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元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顯得十分無奈。他說,目前生產所需的原料白煤(無煙煤)價格雖較前期有所下降,但到廠價仍在1300元/噸以上,加上電力、人工、安全環保費用,碳酸氫銨的完全成本超過700元/噸,而出廠價僅640元/噸,成本與產品價格嚴重倒掛,企業被迫于10月初停止了生產。
據記者了解,受成本與產品價格倒掛、資金短缺、需求萎縮、出口不暢等因素影響,到11月12日,陜西省停產化肥企業達16家,占其25家化肥企業總數的64%。在依然維持生產的9家企業中,僅有以天然氣為原料的陜西興化集團公司一家的合成氨裝置實現了滿負荷長周期生產,其他如渭化集團、陜西華山化工集團、陜西扶風縣氮肥廠、陜西城化股份公司、陜西漢中市氮肥廠和陜西漢中南化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的生產裝置負荷率只有50%~90%。
'雖然每生產銷售1噸產品就虧損300多元,但如果設備全部停下來,一則可能受凍損壞,有些設備甚至從此報廢,二來沒有產出后,企業的流動資金會更加緊張,甚至難以為繼。所以,裝置目前的運行其實是迫不得已,說白了是在吃前期的盈利。'
陜西華山化工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山西省停產的化肥企業超過40%,山東省26家尿素生產企業中12家企業已經停產,河南省減產和停產的化肥企業超過45%。
'隨著化肥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減產停產,甚至行業龍頭骨干企業也將被迫減產或停產,將給整個化肥行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甚至可能使國內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化肥行業傷筋動骨,對明年的春耕生產乃至今后國內化肥供應產生嚴重影響,繼而危及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山東紅日阿康化工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尤立獻、云天化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李維育等眾多企業負責人對化肥行業的前景十分擔憂。
對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李勇武表示,面對不利局面,化肥企業一要樹立信心,因為國內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求是剛性的,需求量是在不斷增加的。隨著全國化肥商業淡季儲備工作的展開,化肥市場有望逐漸啟動,給化肥企業帶來商機。二要調整工作重點,苦練內功,在目前需求不旺的情況下,企業不妨靜下心來,在加強內部管理、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以便促進企業和行業盡快由過去的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的轉變。他同時表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將向國家有關部門如實反映化肥企業的實際困難,爭取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