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10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19.2%,比上年同期回落3.1個百分點,比9月份回落2.3個百分點,這也是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增速首次回落到20%以下。受此影響,我國鋼材出口量自8月份創下2007年以來單月新高后連續兩月呈回落態勢,今年10月份國內出口鋼材462萬噸,與9月份相比大幅減少205萬噸。
鋼鐵專家指出,國家此次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關稅有助于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故國家取消了部分鋼材出口關稅,以刺激一些國內市場壓力比較大的高附加值鋼鐵產品的出口。”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劉源說。
此外,政府近期宣布將加大基建、房地產等方面的投資力度,也將有助于拉動國內鋼材需求,推動鋼鐵企業發展。在目前庫存消化之后,加之出口政策的調整,并輔以鋼廠生產方面的控制,多數市場人士表示,鋼鐵業有望在明年二季度復蘇。
國家此次對部分化肥產品的調整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今年以來,為了保障國內的化肥供應,我國多次上調化肥出口關稅,并對部分產品加征100%至150%的特別出口關稅。
但隨著國際化肥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國內的化肥逐漸失去價格優勢,化肥公司基本已很難對外出口。重慶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中全說,今年上半年尿素價格一路走高的時候,國家對其實施了1725元一噸的限價,可是隨著尿素價格下跌至1600元一噸,企業盈利空間日漸萎縮。今年上半年企業有35%的產品供出口,但尿素出口征收的關稅提高到185%以后,現在基本上不出口了。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化肥價格仍有下行風險之際,國家此次降低化肥產品出口關稅,有助于通過增加出口消化國內剩余的化肥產能,幫助化肥企業走出當前困境。
國家此次調整還涉及取消或降低部分糧食產品關稅。專家認為,此時取消部分糧食的出口關稅,不僅可以擴大內需,還可以拉動國內糧價,幫助農民增收。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同時表示,此次調整對出口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自用的原糧及其制粉,繼續不征收出口關稅。對我國對外無償援助的糧食,免征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