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MB報道,隨著烏拉爾、德國鉀肥和西利維尼特三家鉀肥生產商宣布減產的消息,日本和馬來西亞接受了明年進口鉀肥價格上漲。韓國近日也和加拿大鉀肥的海外銷售公司達成協議:2009年上半年的氯化鉀平均CFR價格達到900美元/噸以上。
現在市場普遍關注中國是否也會接受BPC或加拿大鉀肥提出的離岸價每噸上漲200美元甚至更多。BPC最近訪問中國,但雙方仍然沒有達成任何共識,但下一輪在12月份的談判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目前進口價格相對較低的國家只有印度,印度市場的需求和進口量仍然旺盛,上一單合同持續到3月底。目前的價格為CFR625美元/噸,這個價格是包括180天付款期和正常折扣之前的價格。生產商期望對印度市場價格上漲大約300美元,以達到日本和韓國的水平。盡管如此,離開始談判的時間還有好幾個月,而這段時間可能會發生很多變化。
盡管過去幾個月很多市場需求由于種種原因而急劇下滑(信用緊縮、糧價太低等等),但是生產商仍不滿意,紛紛減產以匹配需求。繼不久前烏拉爾和德國鉀肥公司宣布鉀肥減產后,俄羅斯西利維尼特公司隨后宣布延長設備檢修期進行設備升級,以備將來需求增加時增加產量。預計這將使西利維尼特公司2008年的鉀肥總產量減少大約45萬噸。加上加拿大鉀肥公司因工人罷工事件減少的產量,世界鉀肥減產總量在200萬~250萬噸。而北美市場庫存僅10月份就增加了30.9萬噸,但總庫存只有120萬噸,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目前加拿大鉀肥、美盛和加陽公司還沒有主動減產,但如果需求持續下降,毫無疑問他們也會加入減產的行列。
盡管目前世界范圍內鉀肥需求有所下降,但業內人士預計在未來的三到四年里,鉀肥總體供應仍將偏緊。
在中國市場,目前還沒有信息顯示BPC會放棄漲價低于200美元的要求,也沒有信息顯示中國有反對意見。BPC會被日本、韓國的漲價所鼓舞,堅持對中國漲價200美元甚至更多。但據鉀鹽行業分會對中國2009年鉀肥消耗量的預算和2009年鉀肥資源總量的統計,由于復合肥廠家停產等原因,2008年中國鉀肥消耗量已經大幅減少,2009年在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鉀肥的消耗量將會進一步降低,農業上秸稈還田、補充有機肥等措施也都將減少鉀的使用量。目前中國鉀肥資源量充足,2009年度中國即使不進口,也能滿足國內生產需求。所以,中國的進口鉀肥價格還要看最終的談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