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新華網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產供應,促進化肥行業改革和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積極調整結構。適當控制磷肥、氮肥產能,加強鉀肥資源勘探開發建設,合理有序增加鉀肥生產。(二)加快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化肥價格形成機制。適時將所有化肥出廠價格及除鉀肥以外的一般貿易進口化肥港口交貨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取消對化肥生產流通的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繼續對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進口鉀肥實行適度價格監管。暫時保留對化肥生產用電、用氣、鐵路運輸價格的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三)完善農資綜合直補調整機制,確保農民種糧收益不因農資價格上漲而下降。(四)推進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允許各類投資者進入化肥流通領域,鼓勵和扶持發展大型化肥流通企業。(五)加強進出口調節,完善化肥儲備調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儲量要達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六)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加大對測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補貼范圍,節約農民支出,減少環境污染。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工作職責,密切協調配合,強化市場監管,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我們的觀點:
總體來說,這次國務院會議確定的保障化肥政策從調節供求關系,理順價格形成機制兩個方面保障化肥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并沒有超出預期,這次會議主要是對前期政策的強調和落實,會議精神仍然反映出國家對支農產業的重視,是對化肥行業長期發展的利好。
1.控制產能改善供求關系:我國氮肥和磷肥近幾年新增產能較多,整體上處于過剩狀態,控制新增產能是改善行業供求關系的必要條件,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而我國鉀肥的對外依存度較高,在政策鼓勵下,我國國內的鉀肥企業的市場份額將逐漸擴大。
2.理順價格形成機制:由政府指導價向市場定價轉變與前期出臺的放開產品價格政策相符。由于氮肥和磷肥屬于資源性產品,價格容易受原材料煤炭、天然氣、硫磺等產品的影響而波動,鉀肥產品則受國際價格影響較大,政府指導價格很難及時有效的對價格進行調控,逐步向市場定價靠攏是必然之舉;同時在下游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沒有理順的情況下通過加大農資直補、完善直補調整機制的方式也可以疏通化肥價格向下游的傳導,有利于化肥行業的發展。
3.維持各項優惠政策:國務院會議強調將暫時維持化肥生產用電、用氣、鐵路運輸價格的優惠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這消除了化肥行業短期內的一個不確定因素。在化肥價格和下游農產品價格尚未完全市場化之前這是一個穩妥的策略
4.落實淡季淡儲:這次國家推出的淡儲量的力度沒有超過前期政策。前期報道稱淡儲化肥1100萬噸,根據以往的經驗,尿素儲量至少在550-660萬噸以上。這次國務院會議中指出我國化肥淡儲量為春耕用肥的20%,如果以春耕用肥占全年用肥約65%左右計算,20%的春耕尿素需求約在650萬噸左右,基本與前期的量相同,但預計這次會議決定將會有利于淡儲政策落到實處,由于今年淡儲情況較差,因此如果現在切實執行淡儲政策,短期化肥價格將會有上升。同時國家再次強調將加強進出口調節,有利于穩定化肥市場的供求關系。
綜合起來我們認為,國家將在明年力求保障化肥的供求基本平衡,化肥價格將逐漸市場化,向下游傳導過程將越來越順暢,有利于化肥行業的長期發展。而且淡儲政策和進出口調節等政策將會在會議后得到更好的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