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抗旱春管、春耕備耕期間,是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購銷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進入市場的高峰時節。對此,2009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17日正式啟動,將以種子種苗、農藥、肥料、獸藥、飼料、農機、水產苗種為重點,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生產經營假劣農資和生產銷售使用禁限用農業投入品等違法行為。
記者在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由農業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總社等9部門共同參與的這項行動,將加強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的登記許可核查,開展農資市場整頓,對不符合條件的,該整改的整改,該吊證的吊證。
這項行動還特別針對無證生產經營和未審先推種子、在農藥中違法添加禁用高毒農藥、肥料有效成分不足、無證無批準文號生產經營獸藥、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違禁添加物、制售假劣農機及零配件、栽苗種生產階段違法使用違禁藥品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強調,這項行動要加強農資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資質審查。對需要審批、審定、登記的農資產品,嚴格執行有關條件、程序和標準,嚴禁降低標準和越權審批,加強行政許可的后續監管。全面摸清農資經營企業的底數,加強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散地和經營門店的日常監管。對無證經營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依法取締;對近年來群眾投訴舉報多的市場要重點整治。制定農資質量檢測計劃,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監控單位要加大抽檢力度。
據統計,2008年全國農業、工商、質監系統共查獲假劣農資6422萬公斤,貨值6.5億元,為農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3.1億多元。農業部對12省2531個農戶的調查顯示,去年全年沒有買到過假劣農資的農民占83.52%,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