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即將來到,一年之計在于春,以土地為生的農民朋友們最大的愿望莫過于風調雨順,能獲得好的收成,他們眼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今年的化肥會不會漲價,因為去年暴漲的化肥價格仍讓他們心有余悸。
化肥價格讓農民“望而生畏”
“要是今年化肥比去年貴了,會不會造成負擔啊?”面對記者的問題,府谷縣古城鄉的農民藺老漢一聽就急了:“去年化肥價格就高的不得了,今年再漲,地可怎么種啊,那不是往地上撒錢嘛。”
事實上,今春的化肥價格已成為眾多農民關注的問題。據了解,目前尿素價格為1856元/噸,25%復混肥價格為1400元/噸,氮肥為720元/噸(上述價格均不含運費、裝卸費等其他費用),較去年同期各類化肥價格都有較大增長,而其中增幅最大的就是我市農民習慣使用的地產碳銨(地方生產的碳銨),保守價格達到800元/噸,每噸漲幅超過300元。
市生產資料公司負責人很擔心,化肥的漲價將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成本,加重農民負擔,影響農民增加農業投入的積極性,會給農民春耕生產帶來困擾。
地產碳銨價格水漲船高
地產碳銨多年來一直是我市化肥的主力軍,以量大、價廉、適用性強為農民喜歡,已經成為我市洋芋、玉米等主要農作物不可缺少的肥料來源。在正常年景,我市碳銨全年的市場需求量為20萬噸左右,占全市化肥需求量的60%。而這個需求量基本上靠榆林、米脂、府谷三個氮肥廠生產供應,每年還有部分碳銨外銷。
去年4月份以來,由于生產碳銨的主要原料焦粉價格暴漲,從原來每噸400元,漲到每噸800元以上,致使碳銨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目前碳銨價格每噸的漲幅超過了300元。當前正是我市化肥儲備的關鍵時期,我市的三個氮肥廠只有榆林和米脂兩個廠從去年11月份開始生產,府谷氮肥廠最近已停產關閉,這樣的形勢更加推動了地產碳銨價格的飛速上漲。
政府補貼是治療農民“心病”的“良藥”
在化肥價格暴漲的同時,農產品價格形勢卻并不樂觀。記者在市農業局了解到,去冬今春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農產品價格下跌嚴重。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12月份,全省30種農產品已有29種的價格不同程度同比下跌,果品出口價格下跌32.5%,玉米下跌7.3%,給農民增收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和困難,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心病”。
“希望政府能出臺相應的政策,保持市場穩定,保證化肥供應,減輕農民負擔,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市生產資料公司負責人建議說。
據了解,去年6月,為解決當時嚴峻的春耕形勢,市政府出臺了對地產碳銨實行政府補貼的決定,有效地扭轉了局面,保證了化肥供應。現在面對化肥價格繼續增長的趨勢,農民和承儲企業都希望政府能給予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