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昨日,自5月初下調鉀肥產品價格后股價橫盤調整近一個月的鹽湖鉀肥(000792)和鹽湖集團(000578)開盤即大幅上漲,盤中一度雙雙封漲停,其中鹽湖集團的股價直到收盤仍封漲停,兩只個股聯袂上漲,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對于鉀肥股上漲的原因,魏濤判斷,股價大漲應該與近期石油價格大漲有關,是市場預期資源價格上漲的結果,與行業銷售形勢無關,而且兩公司基本面情況也沒有變化。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兩只個股上漲,可能與吸收合并事項臨近的預期有關。
另外,魏濤認為,在今年5月底召開的國際肥料工業協會上海年會期間,中國沒有能夠與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鉀肥生產巨頭達成協議也是引起兩鉀肥公司股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簽協議就意味著國際鉀肥巨頭有不讓鉀肥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意愿。而且事實上,國際鉀肥巨頭已經開始消減鉀肥生產量。有消息稱,今年世界各大鉀肥生產商的減產計劃已多達1500萬噸。
記者了解到,短期內對鉀肥行業不看好已是業內的共識。江南證券認為,雖然今年5月兩大鉀肥公司下調了氯化鉀的出廠價,但是由于當前處于用肥淡季,降價之后銷售情況并沒有明顯的好轉。而且下調后的價格對農民來說依然偏高,只有鉀肥價格降至合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施用積極性,提升我國鉀肥的施用量。
據中國化工報報道,鹽湖集團降價已引發鉀肥市場連鎖反應,鉀肥價格迅速下跌。目前,60%氯化鉀出廠價只有3150元,批發價約3250元,較5月初下跌18.9%,較4月份最高時的4200元重挫25%;57%氯化鉀出廠價跌至2700元左右徘徊,較5月初下跌20.4%,較4月份最高時的3800元下跌28.9%。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降價后并沒有引起鉀肥消費的增加,這表明國內鉀肥供過于求的形勢并沒有改觀。受制于庫存壓力,國內鉀肥企業仍可能競相降價消化庫存。因此未來我國的鉀肥市場雖有可能出現反彈,但仍難止住進一步下跌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