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視“三農”工作,都在力圖為解決“三農”問題多做一點事情。但在實際工作中,對農業發展做出不可忽視貢獻的一批人——基層農資經銷商,卻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
基層農資經銷商在做些什么?很多人認為,他們無非是直接向農民銷售農資產品的那種“夫妻店”,無非是靠吃苦和笑臉換取農資批零差價的一批人。
但一些事實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目前,基層農資經銷商擔負著新技術介紹、新產品推廣、病蟲害防治甚至無償借用小型農業設施等許多工作。在當下老、弱是農業生產主力,莊稼生病后難以找到行家咨詢的情況下,基層農資店就是農民心目中的“莊稼醫院”,甚至很多基層店就掛著這樣的招牌。那些基層店的經營者,大多是有著多年經驗的業內人士,是村里、鎮里農民信得過的“能人”,所以,農民買什么農藥、用什么樣的種子、怎樣搭配使用化肥等等基本上都在聽基層經銷商的意見。近年來,更是出現了買農藥無償使用藥械、買化肥免費播施等等基層經銷商“搭售”服務的趨勢。
多年來,基層經銷商就是這樣為中國的農業發展默默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們在農民心目中的地位,別人難以替代。
基層經銷商是農資銷售的末端,是農化服務的重要一環,是走向現代農業、規模農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對于這樣重要的一筆財富,目前社會上缺少對其應有的重視,相應法規也缺少對其合法地位、市場門坎等做出明確的保護和規定,這在導致一定偏見的同時,還使得基層農資經銷商隊伍不穩定,缺乏良好的生存競爭環境,自生自滅、逆向淘汰是目前的實際情況。
對此,除了有關部門應該及時出臺相關法規,給優秀的基層農資經銷商以政策、資金等扶持外,農資生產廠家也應該對這一層面的人群給以應有重視,重視基層經銷商的網絡建設和素質培養,因為,在生產過剩日益明顯的環境下,得終端者,才能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