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各地監測,一代棉鈴蟲已在寄主作物小麥、棉花、加工番茄、蔬菜、大豆等田發生為害,北疆部分地區蟲量比去年同期高數倍,較歷年平均高17倍。截止目前不完全統計,全區一代棉鈴蟲發生面積123.61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54%,當前已防治面積159.03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70%。全疆大部地區中度偏輕發生,北疆和東疆局部地區中度發生,其中北疆為歷史記載發生最重年份。高密度蟲口區域主要分布在昌吉州、博州和塔城地區的烏蘇、沙灣等縣市,喀什地區、巴州和吐魯番地區部分縣市加工番茄和蔬菜上也出現偏高蟲量。根據一代棉鈴蟲殘蟲數量和氣候因素、種植結構等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二代棉鈴蟲在全疆加工番茄田大發生,在北疆棉田整體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南疆棉田整體中度發生,局部偏重至大發生。如不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二代幼蟲會出現高密度種群集中危害棉花、加工番茄等作物,尤其會對棉花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預計二代棉鈴蟲發生面積較去年略增加,將達到320萬畝左右。發生期較去年推遲10天左右,接近常年。二代幼蟲危害高峰期北疆在7月10日至7月25日左右,南疆在6月30至7月15日左右。
針對當前嚴峻的(de)(de)(de)蟲(chong)(chong)情態勢,各地(di)植保部門應高度(du)警(jing)惕(ti),密切關注(zhu)棉(mian)鈴(ling)蟲(chong)(chong)發生(sheng)發展動(dong)態,嚴格(ge)執行24小(xiao)時值班(ban)監測(ce)和緊(jin)急匯(hui)報制,及時發布預(yu)警(jing)預(yu)報。加強(qiang)組織和領(ling)導,保障落實各項防(fang)(fang)控(kong)(kong)措(cuo)施,做到早(zao)部署(shu)、早(zao)監測(ce)、早(zao)預(yu)防(fang)(fang)、早(zao)控(kong)(kong)制。堅持(chi)以(yi)“生(sheng)態調控(kong)(kong)為(wei)主、物理誘(you)殺(sha)為(wei)輔,生(sheng)物防(fang)(fang)治(zhi)和化學(xue)防(fang)(fang)治(zhi)相結(jie)合”的(de)(de)(de)戰略措(cuo)施,加強(qiang)區域性大(da)面積統防(fang)(fang)統治(zhi)。提前做好防(fang)(fang)控(kong)(kong)物資籌備工作(zuo),確保不(bu)大(da)面積成(cheng)(cheng)災、不(bu)造成(cheng)(cheng)嚴重為(wei)害,保障棉(mian)花(hua)、加工番茄(qie)等作(zuo)物的(de)(de)(de)生(sheng)產安全,努(nu)力讓災害造成(cheng)(cheng)的(de)(de)(de)損失(shi)減(jian)少到最(zui)低限度(du)。
新疆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