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俄羅斯阿康公司及其子公司、MFP、Voskresensk和Minudobreniya五家鉀肥使用企業聯合發布《緊急關注鉀肥主要供應商壟斷行為》的聲明,公開譴責西利維尼特和烏拉爾兩家公司對鉀肥價格的壟斷行為。
聲明內容如下:俄羅斯政府已在多個場合建議西利維尼特、烏拉爾兩家公司與國內鉀肥用戶簽訂長期合同。盡管政府多次努力,但是迄今為止沒有簽署短期(每月)鉀肥合同,更不用說長期供銷協議。2009年7月,俄羅斯鉀肥使用企業沒有得到任何鉀肥供應。這種長期存在的鉀肥生產與使用企業之間的不平衡關系已經迫使上述四家公司暫停業務,而MFP不得不大幅減產。這個原因給所有公司帶來重大損失。目前俄羅斯鉀肥生產企業明顯低于產能生產,人為造成國內供應短缺。鉀肥使用企業一直敦促俄羅斯政府立即采取果斷措施,迫使鉀肥生產企業按訂單足量供應。到目前為止,鉀肥生產企業已完全不顧跨部門委員會關于化肥原材料供應的協調意見。俄羅斯是一個重要的鉀肥生產和供應國,我們認為,鉀肥供應商在故意制造人為的短缺,以便操縱和抬高價格。根據上述情況,我們打算要求俄羅斯政府考慮實行鉀肥出口配額制管理。
鏈接
俄羅斯國內肥料限價始于2008年10月份。2008年10月17日,俄羅斯化肥生產協會與農工聯合會達成協議,2008年至2012年期間俄羅斯化肥生產企業以不高于限價的優惠價向國內農民銷售化肥。同時,政府會加大對化肥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取消或降低化肥出口限制關稅。化肥企業每年5月15日、11月15日出臺下個半年的最高限價。俄羅斯阿康公司和烏拉爾鉀肥公司都是化肥生產協會的會員,銷售化肥給國內農民時,價格必須在最高限價以下。7月2日,烏拉爾鉀肥公司宣布:第三季度銷售給國內復合肥制造企業的氯化鉀出廠價格上漲20%,即由 3955盧布/噸調至4750盧布/噸,相當于人民幣1038元/噸,而直接銷售給農民的氯化鉀仍按之前宣布的3700盧布/噸(相當于人民幣808元 /噸)執行。但是,鉀肥使用企業認為其復合肥國內銷售價格不能上漲,鉀肥上漲20%明顯不合理,并拒絕接受。供需雙方對峙了整個7月份,現在沖突終于爆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