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國內許多城市液化石油氣價格大幅上漲,每噸漲幅超過1000元,已在部分地區引發市場波動,甚至受到物價部門的高度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價格上漲帶動市場補貨增加,預計國內液化氣價格將在近期回調。
根據各地物價部門的信息,海南省三亞市三級市場液化氣最高零售價已從8月3日的每瓶79元漲至8月17日的每瓶98元;江蘇揚州在不到10天內兩次上調瓶裝液化氣價格;而北京地區的價格也從原來的每瓶68元上漲到每瓶85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主管副司長許昆林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近期國內各地液化氣價格確實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漲,每噸上漲了1千塊錢左右,原因有這樣兩各方面:一個是進口大幅減少,由于前期進口效益比較低,進口商減少了進口,每個月的進口量由4、5月份的40多萬噸減少到目前大概20萬噸左右,少了一半。再加上臺風的影響,國產量也有所下降,主要是國家調控了成品油價格,地方煉油廠加工成品油的效益下降,所以開工率也減少了1/3,所以國內液化氣的供應明顯下降,供求有些失衡,所以價格短期內明顯上漲。
許昆林表示,國家對液化氣出廠價格有規定的指導價,跟90號汽油有一個比價關系:1:0.92.目前這個價格沒有超過國家規定的指導價格的上限。銷售價格主要由地方進行管理,有的地方也實行了定價或者指導價,所以出廠價格雖然每噸漲了1000塊錢,但銷售價格的漲幅明顯低一些。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經濟師牛犁認為,供應不足應是造成近期液化氣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對此發改委也很關注,許昆林表示發改委前幾天發文要求地方加強管理,要他們立即調研采取措施,還召集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研究,要求兩大公司要加強生產管理,開足馬力生產,增加供應。據發改委了解,兩大公司的生產量都逐月有所增加,隨著氣候條件的允許,這一段價格的回升也有利于盡快,所以近期的進口資源量明顯增加, 國內供應量增加以后,近兩天,液化氣的出場價格已經明顯回落,據了解,每噸回落在200-400元之間。
中石化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市場補貨量的增加,供應緊張得到緩解,預計短期內液化氣價格將有所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