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開始國際市場尿素價格小幅回升的動力開始減弱,供求雙方的拉鋸戰重新展開帷幕。供應商持續上揚的報價由于無法得到經銷商的回應而不得不調整,7月份供應商努力跨出的一步似乎在兩周內又回到原點。烏克蘭之前停產企業逐漸把復產提上日程,而且賣家已有貨物積壓,下一季度天然氣采購價格可能出現的下浮為進口商的等待找到了另外一個理由。雖然俄羅斯廠家的成交情況相對較好,但印度、非洲、拉丁美洲需求市場的萎縮以及歐洲的持續低迷為其敲響警鐘。大顆粒尿素市場略為穩定,不過仍然無法逃脫價格疲軟的宿命,主流成交價格降幅每噸在10美元左右。印度一直對價格施壓,雖然阿拉伯灣重新鎖定了交易對象,其主要市場之一的美國也從月中開始呈現疲軟之勢。這期間埃及始終保持觀望,遲遲沒有進行9月交易的尋單,直到月底才有了些眉目。
國際磷肥市場似乎自得其樂,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向前發展,這歸功于主要生產地美國、北非等對產量的控制,到上旬整體庫存水平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之后才重新開足了馬力。雖然今年市場上的采購活動明顯無法與往年相比,但整體供求關系相對平衡甚至供略小于求的前提已經為磷肥市場確定了基調。巴西持續的尋單、南亞市場標購以及歐洲適時的啟動都為磷肥價格走高貢獻了一份力量。美國國內市場較穩,雖然經銷商對庫存積壓仍有后顧之憂,但還是能夠看到備肥的需求。受到不正常氣候困擾的印度這個月沒有明顯的動作,但集中采購到貨的最遲期限是11月末,所以即使需求出現縮減,按照目前的情況看仍有一大部分需求沒有釋放出來。
8月份的國際鉀肥市場波瀾不驚,似乎在印度合同價格敲定之后再沒有什么消息能對整個市場產成震蕩。巴西再開鉀肥現貨成交的先河,首先接受了每噸 CFR525~535美元的價格,之后主要供應商在亞洲市場也尋得一席之地,以低出巴西10美元左右的價格確定了一些交易訂單。至此,新的鉀肥現貨成交體系也有了雛形,不過雖然新的價格體系已經穩定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但噸價從CFR620美元到CFR460美元;從CFR735美元到CFR510~520 美元的降幅多多少少令進口商心有余悸,所以目前市場上現貨訂單也只是零星成交。在經銷商認為價格真正穩定下來之前還會堅持隨用隨進的策略,畢竟今年上半年一直吃力的消化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積壓的庫存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鐵的教訓。新的合同價格確立也促使先前訂立合同的日本和韓國開始與供應商就價格調整展開協商,結果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