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由于鉀肥價格一路高漲,湖南鉀肥的消費量呈下降趨勢,這種現象被業內人士稱為是在“剝奪地力”。這是記者近日在湖南省內走訪時了解到的情形。
據了解,湖南土壤屬高氮、中磷、鉀素偏低狀況,其中常德、益陽、岳陽等很多地區土壤鉀素儲備不足,從平衡施肥的角度來講,主要栽培作物需要增施鉀肥。而湖南益陽市資陽區土肥站站長王榮華對記者說:“現在資陽區地里面有效鉀含量基本穩定在103mg/kg左右,對照高產栽培要求略顯不足,特別是鉀質作物。更為憂患的是土壤緩效鉀的儲備嚴重不足,甚至比90年代的時候還少,說明我們在鉀素的消耗方面正在剝奪地力。”
湖南施用鉀肥主要來源于中化的加鉀、中農的俄羅斯鉀肥及廣西新勝利銷售的硫酸鉀鎂肥以及復合肥中所含。據資料顯示,2008年,中化在湖南市場共售鉀肥2.04萬噸,而今年1~7月僅 1.46萬噸。廣西新勝利農資公司副總經理吳志雄則告訴記者,2007年他們在湖南銷售硫酸鉀鎂肥7600噸,去年是5000噸,今年1~7月卻只有 400多噸。他介紹說,中農在湖南的鉀肥銷量下降幅度也很大。
而在基層銷售上,除極少數企業因復合肥用量大幅下降鉀肥銷售有所抬頭外,大多數的反饋信息是鉀肥銷量下降。在湖南臨澧縣經營較好的興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師遠華說,今年復合肥和鉀肥銷量全部下降,鉀肥只銷了500~600噸,而前兩年最好時可以賣到1900噸。漢壽縣華輝農資公司總經理張躍華和華容縣豐收農資公司總經理劉福泉介紹,他們的鉀肥銷量都是從前兩年的千噸以上降到現在的不足300噸。湖南益陽的農資龍頭企業旺農肥業公司總經理鐘育軍介紹說,公司前年鉀肥銷量4000多噸,去年3000多噸,今年只銷了1000多噸。
據了解,鉀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價格影響,二是復合肥和其他替代。據調查,今年所有鉀肥經銷商全部虧損,每噸虧損上千元。而接受采訪的這幾家農資公司今年鉀肥銷量下降的幅度遠高于復合肥增加的幅度。因鉀肥價格居高,鉀肥在復合肥中的配比也在降低。湖南市場目前銷售的復合肥中,鉀含量一般在10%以下,很少見到15-15-15配比。據湖南省農業廳土壤肥料工作站劉如清介紹,針對鉀肥價格高漲,湖南省近年大力推行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綠肥耕種還田等,“近三年,還田秸稈量超過秸稈總量的80%,還田面積達到總面積的55%以上,近3年綠肥播種總面積都超過75萬公頃。”
王榮華告訴記者,湖南每畝水稻帶走氮、磷、鉀養分的比例為1∶0.36∶1.61,而目前這三種元素的投入為1∶0.28∶0.56。據測算,目前資陽每畝全年虧缺鉀素6.6kg,豐缺指標處在中低指標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