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份以后,尿素用量急劇減少,而產量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淡儲問題成為尿素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受到生產廠家和經銷商的高度關注。由于今年尿素價格較低,經銷商更青睞買斷的淡儲形式。
低價抵御淡儲風險
今年尿素淡儲風險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尿素價格低。自3月中旬尿素價格出現下跌以來,尿素市場一直走勢疲弱,中間連次像樣的反彈都沒有,出廠價格連破1900元(噸價,下同)、1800元、1700元、1600元、1500元五道關口,同3月上旬時2000元的價格高點相比,下跌幅度超過了25%,下跌幅度之大、下跌時間持續之長為歷史所罕見。目前尿素出廠報價大多為1450~1600元,市場批發價大多為1500~1700元,市場零售價大多為1520~1800元。
目前的尿素價格已跌破了大多數尿素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只有氣頭尿素企業以及一小部分有成本優勢的煤頭尿素企業還能盈利,估計目前60%以上的尿素生產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況。從近期尿素走勢情況看,雖然從9月16日至10月31日,尿素出口關稅又上調至110%,對尿素市場是比較大的利空,但尿素價格卻并沒有出現大的下跌,湖南等南方市場尿素價格反而出現了20~40元的小幅上漲,說明尿素價格確實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成本因素對目前的尿素價格起了比較大的支撐作用。這從另一點也可看出,尿素出廠價在1450~1500元一帶有較強支撐,市場在這一價位雖有多次反復,但都難以跌破。
買斷形式增多
尿素淡儲主要有三種方式:生產廠家自儲、經銷商買斷、廠商聯儲。前兩種方式風險和收益均由一方承擔,不是生產廠家承擔就是經銷商承擔,風險大,但可能得到的收益也大;后一種方式利益和風險由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共同承擔,即“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由于尿素市場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尿素淡儲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不少經銷商和廠家都更青睞于聯儲這種方式,認為它是降低風險的一種好形式,因此近幾年聯儲一直是尿素淡儲的主要形式。
然而對于今年的尿素市場來說,買斷形式會相對增多,但是否會取代往年的聯儲成為主流淡儲形式則有待觀察。今年買斷形式增多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今年尿素價格低,有些經銷商覺得今年淡儲風險不大,買斷收益要高于聯儲收益,因而愿意買斷。另外有些經銷商看到生產廠家不景氣,怕廠家兌現不了保底承諾,干脆買斷,無任何后顧之憂。二是由于目前尿素價格低,大部分尿素生產企業已處于虧損狀態,迫切希望將生產出來的尿素盡快賣掉,把資金收回來,以維持簡單再生產,經銷商愿意買斷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兩者各有所需造成了今年買斷形式會比較多。
從目前的實際淡儲情況看,確實也體現了這一點。總體而言,目前絕大多數經銷商對淡儲仍比較謹慎,但有一小部分經銷商特別是一些中小經銷商則敢于淡儲,并且基本上都是買斷。有些經銷商甚至在8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淡儲,隨著尿素價格的緩慢回升,他們中不少經銷商已開始有所收益。
后市關注四點
尿素淡季市場走勢將取決于四個方面:
一是出口情況。從11月1日開始,我國尿素出口關稅又將開始執行淡季出口關稅稅率,從目前的110%下調至10%,這對尿素出口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以來國際尿素市場一直較為低迷,價格較低,尿素整體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不過,有些尿素企業希望以出口來拉動國內市場,所以只要國際尿素市場稍有所好轉,就會加大出口力度。
二是天然氣漲價情況。我國約有30%的尿素產能是以天然氣為原料。對于尿素市場而言,天然氣價格是否會上調,如何調整,是否繼續對化肥用氣實行優惠價格,優惠幅度有多大等值得密切關注。如果化肥用氣價格上調幅度較大,意味著整體尿素生產成本將加大,尿素的底部價格將會被抬高。
三是大經銷商淡儲動態。在淡儲期間,大經銷商的動向往往對市場具有標桿性作用,因為大經銷商不僅本身淡儲數量大,對市場的影響力大,同時他們的行為對中小經銷商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由于自身信息量欠缺及市場分析能力不足,不少中小經銷商在尿素淡儲問題上往往喜歡采用類似于股市中的“跟莊”策略,以此來降低淡儲風險。
四是尿素實際消耗情況。雖然在淡儲期間尿素的使用量大幅度減少,廠家生產的尿素大部分被廠家自身或經銷商儲存起來了,但有些地方由于作物種植的需要還會出現一個小旺季,能達到全年需求量的30%左右。從農業生產情況看,預計今年淡儲期間農用尿素用量與去年差不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工業尿素的變化情況則值得關注,目前雖然整體經濟形勢有所回升,但還沒有真正走出低谷,工業尿素的兩個主要下游行業板材行業和三聚氰胺行業市場狀況都較為一般,工業尿素需求量預計較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的上升,但較前年同期相比則有較大幅度的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