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再次聚焦尿素,因為前期南方出現的天然氣氣荒已經推動天然氣價格上漲箭在弦上。“天然氣價格對于大多數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尿素的企業來說,無疑占據了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此塊成本的上升將使得本已狼狽的氣頭尿素企業腹背受敵。”分析人士表示。而對于業界高度關注并期待的明年化肥出口關稅政策調整也幾乎成為泡影。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明年我國取消化肥出口關稅的可能性非常小。此消息意味著化肥出口的大門仍將緊閉。
也許對于氣頭尿素企業來說,這個冬天注定寒冷。
尿素市場,一個從兩三年前就開始被頻頻報道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產品價格跌宕起伏的市場,新聞從未間斷。之所以引來外界如此之多的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尿素作為我國少有的一種可以自給自足的化肥品種,國內行業動態關系到農業的戰略安全以及國計民生;另一方面,每一次尿素新產能上馬大多與地方政府主導擴建相關,為了拉動GDP,很多地方政府在眼下市場如此低迷之際仍在盲目新建產能。
市場或現真空企業爭搶份額摩拳擦掌
這一次,市場再次聚焦尿素,是因為前期南方出現的天然氣氣荒已經推動天然氣價格上漲箭在弦上。“天然氣價格對于大多數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尿素的企業來說,無疑占據了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此塊成本的上升將使得本已狼狽的氣頭尿素企業腹背受敵。”國都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徐文峰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一般來說,以煤炭為原料的尿素企業生產成本在1400~1500元/噸,氣頭尿素的生產成本在1200元/噸左右,二者成本相差200~300元/噸不等。“由于成本優勢,氣頭企業多年來在市場中更具有價格靈活性,尤其是從去年開始尿素市場價格大幅下跌之后,氣頭企業的盈利能力仍高于煤頭企業。”山東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科吳先生告訴記者。
然而,好景不再,近期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天然氣供應荒漸漸開始向漲價方面轉變。雖然還未有確切的漲價消息,但是已有媒體報道目前廣東深圳、東莞等地的液化氣價格已經上調。據業內人士估算,如果天然氣價格后上調,化肥企業不再享受優惠,那么每提高0.4元/立方米的氣價漲幅,氣頭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將上漲250元/噸左右,氣頭尿素和煤頭尿素企業的生產成本將逐漸趨同。四川某化工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由于天然氣供應緊張,漲價箭在弦上,雖然公司使用的天然氣都是按年初簽訂的合同價格供應,但是合同即將到期,面對即將上漲的原料價格,公司只能積極進行節能降耗方面的技術改造并加強操作方面的優化,以降低生產成本。至于公司產品會否提價,該工作人員僅表示“目前還不好說”。
“天然氣供應緊張導致了部分氣頭企業開工率下降,全國尿素供大于求的局勢將得到緩解,而如果天然氣價格上漲,氣頭公司成本將驟升,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這都將形成有利于煤頭企業的市場格局。”吳先生說道。作為一個煤頭企業,吳先生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公司目前開工率100%,滿負荷作業。“目前淡儲吸收了公司1/3的產能,下游經銷商提貨占1/3,而公司把剩余的1/3產品大多銷給了復合肥企業,它們正趁著尿素價格低迷時大量存貨。”吳先生介紹說。
一面是氣頭企業開始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內部消化成本壓力叫苦,另一面煤頭企業卻已經看到了新讓出來的市場份額并摩拳擦掌,準備搶占,尿素市場的這個冬天注定不平靜。
明年出口閘門仍難打開倒逼機制淘汰落后產能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國內化肥行業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5%和52.1%,化肥行業盈利基本觸底。“10月以來化肥價格有所抬頭,最近云南地區的尿素報價已漲至1750~1780元/噸,山東、河北等地報價在1550~1570元/噸,而四川地區普遍報價在1600元/噸左右。這些地區的價格相比9月時的最低點1500元/噸,均有所回升,企業由虧損轉向保本。”徐文峰說道。但他同時指出,盡管尿素價格略有回升,但市場上多年積累最終引發的供大于求的格局在未來兩三年內都未必能扭轉,因此對于尿素企業來說冬眠或將持續很長時間。
熟悉尿素市場的人士都了解,尿素價格之所以會在去年經歷高空墜落的慘烈,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出門閘門的收緊。被視為“出口尿素就是出口資源”的尿素企業去年在國家一紙加征旺季臨時出口關稅令下只能對海外市場說再見。大量產能無以釋放,產品堆在國內有價無市。
日前從第六屆2009年中國化肥行業峰會上傳來消息,業界高度關注并期待的明年化肥出口關稅政策調整也幾乎成為泡影。國家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峰會上透露,明年我國取消化肥出口關稅的可能性非常小。此消息意味著化肥出口的大門仍將緊閉。對此,徐文峰表示:“化肥作為一種資源消耗類產品,以及農業的戰略物資,國家限制出口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節能減排,尿素市場期盼通過出口轉移壓力的意愿并非長久之計,且產能難以實現。現在只有啟動市場倒逼機制,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地方新建產能的審批,才能促使整個行業逐漸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