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上游原料漲價、企業停產減產、淡季出口集中等因素引發了肥價上漲熱潮,但經過連續十年洗禮,行業人士仍敏銳地預測到明年3~4月份以前將是磷復肥行業回暖季節,爾后將在平穩過渡中迎來新旺季,國內市場將繼續成為企業的主戰場,中國磷復肥市場繼續以成熟穩健迎接未來。這是記者12月11~13日在安徽合肥第十屆中國磷復肥產銷會上獲得的信息。
  近期國家連續出臺政策調整天然氣、煤炭、電力價格,使氮、磷肥企業成本進一步上升,這也終止了經銷商觀望,開始著手冬儲化肥。來自黑龍江、吉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地區域經銷商都反映,前期由于肥料價格不穩,擔心價格下滑備貨很少,如今天然氣供應緊張、電價和煤炭價格上調導致化肥企業提價,為了保證明年春季用肥,當前必須要有一定庫存量。小經銷商同樣認為,現在省、市級經銷商都在拿貨,而縣級、鎮級經銷商手中恰是貨源最緊的一批,明年3月份可能會出現化肥大幅提價后在平淡中進入銷售旺季的情況。
  參展企業的負責人普遍認為,當前肥料漲價、關稅微調將推動經銷商進貨,但由于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仍存在,經銷商還處在謹慎備貨階段。如果出口特別關稅下調,將提前驅動國內化肥價格上漲。天津一家緩控釋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關鍵還是堅持,要與國家宏觀形勢相配合。只有在這波浪潮中生存下來的企業才會發展得更好。對于明年的市場他認為,中國化肥市場經歷了十年大起大落已經日趨成熟,市場信息已經趨于透明,國家的市場化政策也在不斷推進,投機行為將成為歷史,明年的化肥市場將理性回歸,不會有大的波動。
  據了解,中國磷肥產量已經由2000年的663.4萬噸(折純,下同),增長至2008 年的1258萬噸,預計2009年將突破1300萬噸。中國磷肥也由過去的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對國際磷肥市場有舉足輕重的調控作用。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商務部外貿司相關負責人都表示,雖然十年間國內磷復肥產能和產量都已經成為世界級生產大國,但區域供需分配、資源區與需求區分離等矛盾依然存在,區域供需緊張將長期存在。短期內國家還將以關稅政策調控化肥出口,保證國內用肥需求,引導行業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產能。
  本次國產高濃度磷復肥產銷會由中國磷肥工業協會、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聯合舉辦,188家磷復肥企業參展。會議還舉辦了全球硫磺形勢、國家農業政策以及肥料市場與創新施肥三個專場報告會,受到與會代表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