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氯化鉀價格繼續上漲。早在磷復肥會議之前,已聽聞一些大型廠商有了會議后上調價格的計劃,在15日港口氯化鉀報價果然全面上調,60%紅鉀、白鉀自提報價普遍升到了2900元/噸的價位上;國產60%氯化鉀卻并未像傳言中出現大幅上漲,中化、中農基本維持原價,鹽湖公司也沒有再出價接單的計劃、只是在鐵道部公布運費漲價后調整了一下部分地區的到站價格。近日市場上氯化鉀交易量并不大,可見高價格暫時還無法被下游接受,而且仍有一些貿易商在較低價位銷售;但另一方面,據部分準備采購氯化鉀的客戶稱,新價格是出來了,但卻很難找到貨源。事實確實如此,港口處實際可銷售的港存數量已經不是很多,中化、中農兩大公司控制放貨也屬常理,而邊貿要到月底以后到貨量才會有明顯增加,特別是國產鉀、受運輸限制十分明顯,這也是導致國內鉀肥供貨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國內化肥價格正處于反彈區間,鉀肥價格走勢的關鍵就要看大合同的簽訂,從國內外相關報道上看,新的海運合同有可能在不久后簽訂,預計其價格應該在400美元/噸上下小范圍內波動,如果最終的合同價格就是如此,那么國內氯化鉀價格在當前主流報價的基礎上也不會有大的變化,屆時銷售有望逐漸回到正常軌道。
國內硫酸鉀廠家們大多以執行前期訂單為主,新價格成交量有限,但低端價格還在陸續追漲。氯化鉀貨源緊張、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了硫酸鉀行業開工率再次下降;而價格方面,除了考慮到成本因素外,廠家們主要就是互相觀望、尤其關注大型廠家的產銷動態,從而制定一個趨于合理的價格。目前很多地區正值硫酸鉀銷售的旺季,這個時候廠家們對價格調整當然十分謹慎,不過從近期價格上調后的銷售情況來看,廠家們的擔憂還是成為了現實,對于大部分硫酸鉀廠家來說,價格上漲,壓力大于收益。從大環境來看,國內化肥市場正在逐漸復蘇,預計氯化鉀價格不會再出現大幅調整,而下游復合肥市場需求量有望增加、也有可能為價格上漲提供一定空間,所以硫酸鉀市場有希望逐漸好轉,只是程度上可能不會特別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