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中國與BPC確定2010年進口氯化鉀合同,數量為100萬噸,到岸價為350美元/噸(FOB價格約300美元/噸),低于前期國際市場CFR460-500美元/噸的水平,成為全球鉀肥價格的基準。
中信證券分析師發表研究報告認為,鉀肥價格見底回升,產能擴張將推動銷量持續提升,維持該行業“強于大市”的評級。四季度巴西鉀肥處于銷售旺盛,年底鉀肥庫存低,中國價格的明朗使得放量進口在即。而東南亞、美國、歐洲進口商庫存處于很低的水平,中國進口價格確定后,也將恢復正常進口。即中國進口合同價格確定且處于較低水平,將驅散全球進口商對鉀肥價格波動的擔心,國際鉀肥需求將恢復正常。
分析師指出,2010年進口合同價格基本確定,進口決定國內價格的定價公式恢復。國內供需雙方對價格預期明朗,2009年一直處于異常狀態的鉀肥銷售也將恢復正常。據FMB報道:最新估計港口氯化鉀庫存為130-140萬噸,全社會庫存約330-340萬噸,該數據獲得了國內主要經銷商的支持。即使考慮統一口徑問題,上述數據也低于分析師此前450-500萬噸的判斷,即2009年底國內鉀肥庫存較低,2010年進口量相對仍不高,因此國內鉀肥供給也不高,在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農業政策糾偏的背景下,2010年國內鉀肥需求將恢復無疑。
分析師認為,2011年中國進口氯化鉀價格將會繼續上漲,2010年下半年國內價格有望提前反映,而價格明朗將帶來國內鉀肥企業銷售恢復正常,尤其在海運合同近兩月難以大量到貨的情況下,在東部市場備有大量庫存的鹽湖鉀肥將在2010年一季度實現大量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