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化肥生產、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導致08年下半年以來,滿洲里鐵路口岸化肥進口量一直低迷不振。
2009年進入12月份以來,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口化肥開始增量,2010年逐漸呈現走出低谷回暖趨勢。根據檢驗檢疫工作人員介紹,化肥進口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隨著國家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制定實施,國內春耕逐步啟動,國內農資市場需求加大,以及節后復合肥企業陸續開工,將推動國內市場對鉀肥需求的有效增長。
國際鉀肥交易價格大幅下滑,由年初的1000美元/噸降為400美元/噸,09年12月中國和俄羅斯鉀肥出口商BPC達成2010年鉀肥進口合同,合同量為100萬噸,合同價格為350美元/噸CFR(相當于溫哥華離岸價320美元/噸),大約低于市場預期70美元/噸,鉀肥的交易價格下滑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對于進口化肥的需求。
隨著金融危機對俄羅斯的沖擊日益嚴重,俄方資金短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國內工業特別是油氣的生產,為了及時得到資金補充,俄羅斯急需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開展,能源和化肥工業是中俄貿易的重點。
為應對化肥進口增量形勢,加快化肥通關速度,切實提高把關服務工作有效性,滿洲里檢驗檢疫局鐵路口岸辦事處與口岸換裝部門研究制定了穩妥地進口化肥樣品的扦樣送樣方案,扦樣與口岸鐵路換裝作業同步進行,24小時的換裝作業,針對夜間到達的進口化肥,采取“邊換裝,邊扦樣,及時放行”政策,完善扦樣送樣操作流程,保證所扦樣品德代表性、準確性、及時性。使每一批次的進口化肥都能得到及時檢驗鑒定,有效地提高了化肥的通關放行速度,使進口化肥在換裝后得以迅速輸送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