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供銷社系統充分發揮自身網絡優勢,把連鎖經營、化肥直供工作作為創新農資經營方式,創建新型農資經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取得了明顯成效。
整合資源,組建農資龍頭企業。我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有耕地面積815萬畝,農資需求量很大。近年來,市供銷社系統結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整合資源,以原有農資經營網絡為基礎,采取改造、新建等方式,組建了一批由供銷社主導的農資經營龍頭公司,實行區域內的統一管理和運營。目前,全市共建立9個農資經營龍頭企業,其中供銷社全資企業4家,供銷社控股企業4家。
采取多種形式,建設經營服務終端。各縣級農資公司在縣城建立農資配送中心12個,在鄉鎮駐地興建農資超市86個,在自然村建立農資“農家店”1605個,初步建起了以縣、鄉、村三級農資連鎖營銷網絡。部分農資企業發展鄉村直營店、加盟店,進行直接銷售,并通過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村委會、發動職工實行全員銷售、測土配方直供等方式,將化肥方便快捷地直供給農民,讓農民得到了實惠。通過電話、廣播、流動宣傳車、發送明白紙和服務承諾書等形式,叫響了供銷社的企業品牌,贏得了廣大農民的信賴。全市供銷社系統去年供應化肥78萬噸,占社會總需求量的70%左右。
實行省縣網絡對接,化肥直供到戶。平原縣供銷社2009年4月與省農資公司聯合,成立合資農資公司,實行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由于實行廠家直購、直供到戶,減少了中間環節和流通費用,銷售價格大大降低。他們直供的尿素、二銨、復合肥價格分別比市場價每噸低60元、240元、400元,化肥均價降低9.6%,真正讓農民用上了貨真價廉的放心肥。去年夏秋兩季共直供各類化肥7000余噸。
不斷健全完善技術服務體系,為農民搞好服務。各農資經營公司配備了測土配方設備和技術人員,并深入到基層為農民服務。目前,由供銷社購買檢測設備投入資金132萬元,去年建立試驗田、示范區70個,對45個鄉鎮的59720畝耕地土樣進行肥力檢測,提供配方肥料,開展農技培訓,幫助農民減少農資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農作物的優質高產。禹城市供銷社建立500畝科學施肥示范區,去年舉辦3期培訓班培訓農民600余人次。臨邑縣供銷社發展糧、棉、果示范區8個,共計2200余畝,小麥畝產近65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