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農藥工業的重點在于推廣先進的清潔生產技術,通過工藝創新減少副產物,通過回收利用降低“三廢”。有4項技術納入石油和化學工業振興產業支撐技術。
一是百草枯氰氨法清潔生產工藝。該工藝以吡啶為主要原料,經烷基化-聚合-氧化合成百草枯,工藝條件溫和,單元操作簡單,反應過程安全,反應總收率達90%以上,百草枯含量38%~42%。“三廢”排放減少80%,且廢水、廢渣經熱氧化處理,有效破壞氰化物和有機副產物。
二是乙草胺甲叉法生產新工藝。該工藝采用非芳烴作溶劑,在新型催化劑和穩定劑條件下,提高轉化率、消除雜質顏色,產品含量達97%,收率達 92%;避免了傳統氯甲基乙醚路線中大量的高含鹽、高COD廢水以及高含量氯化氫廢氣的生成,避免了致癌致畸物氯甲基乙醚的生產和使用,減排97%以上。
三是乙基氯化物清潔生產工藝。該工藝以五硫化二磷和乙醇為起始原料,在無溶劑和無水條件下,經酯化、氯化、過濾和蒸餾等步驟合成目標產品。該技術從源頭上杜絕了廢水的產生,副產物硫磺得到利用;總收率達90%,產品純度大于99%,每噸產品降低生產成本20%。
四是(shi)高(gao)分子羧(suo)酸鹽(yan)農藥分散劑(ji)系(xi)列產品應用技術(shu)。該產品已(yi)在吡蟲啉、甲(jia)維(wei)鹽(yan)、噻蟲嗪、苯醚(mi)甲(jia)環(huan)唑和溴蟲腈等WDG、SC環(huan)保型(xing)農藥產品中(zhong)推廣使(shi)用,促進(jin)了農藥劑(ji)型(xing)由(you)乳油、可濕(shi)粉(fen)等劑(ji)型(xing)向(xiang)水基化、固體化、顆粒化環(huan)保、高(gao)效的方向(xiang)發展(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