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過程中實行產業化經營,將“個性化”施肥落實到每家每戶、具體到一分一畝。據廣東省農業廳土壤肥料總站站長梁友強介紹,目前全省累計推廣1.17億畝次,增產459.9萬噸,減少不合理施肥量34.93萬噸,實現總節本增收82.79億元。
農民需求不一,驅動化肥企業按不同要求提供個性化化肥供應服務。由和原生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創造出來的“和原生態增值模式”就是一例。
日前,記者來到惠東縣平海鎮的“和原生態服務站”,適逢當地馬鈴薯種植戶黃水財來此購肥。他站到一臺配肥機前,在操作屏上輸入自己的個人資料、地塊位置和所種植的作物品種,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了施肥配方;隨即,連接在機器上的小型復合肥混配設備開始工作,按照電腦生成的配方自動配肥。不到3分鐘,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私家肥”就出爐了。
原來,這臺小小的配肥機里早已輸入了當地全套的測土數據以及據此特制的多個肥料配方,農戶可以隨時配置自己需要的配方肥,還可通過服務站的測土配方IT平臺和3G網絡,得到當地乃至全國知名農業專家的在線答疑。
黃水財告訴記者,他的地塊土質偏酸,種出的馬鈴薯口感始終不佳。在這里配出堿性配方肥后,問題迎刃而解。“現在地里需要怎樣配方的肥料,服務站都能隨配隨用。不但每畝每季施肥費用從400元下降到260元左右,而且施效顯著。”他說,去年冬天以來光照偏少,他的馬鈴薯每畝產量卻超2800公斤。
像和原公司這樣的省級測土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廣東農業部門一共認定了11家,此外,各縣也認定了13家縣級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在推廣配方肥的過程中,廣東充分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效用,引導企業創新營銷模式,實現配方肥供應與農戶需求的全面對接,便利、個性化的供應,使更多農戶愛上配方肥。
據介紹,目前,廣東不少配方肥定點企業都發展出了配方肥直供、連鎖配送、連鎖超市等現代物流方式。有些企業還通過遍布各地的經銷網點和與農技站技術人員的合作,把農民所需的配方肥送上門,并提供個性化的專業指導。
由于效益顯著,由廣東省土肥總站主持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榮獲“廣東省2009年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2010年,廣東將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
廣東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介紹,今年將免費為600萬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指導服務,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500萬畝次以上,使全省40個產糧大縣、糧油糖高產創建示范區和果菜茶標準園創建示范區施用配方肥比例分別達到15%、60%和30%以上。

